弯道利器,性能解析,雅马哈R3——揭秘这款小飞机的惊人实力

雅马哈R3(Yamaha R3)在弯道小飞机(通常指像雅马哈R3、R5这样的小型运动型摩托车)领域,被广泛认为是"非常出色、极具竞争力,甚至可以说是标杆级别"的一款车型。它的“厉害”之处体现在多个方面:
1. "操控性能卓越 (Excellent Handling Performance):" "轻量化:" R3拥有相对较轻的车架和整备质量,这为操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使其在弯道中灵活、易于驾驭。 "精准的操控:" 它的转向精准,循迹性良好,入弯和出弯都非常线性,给骑行者带来强烈的信心。低重心设计也增强了过弯稳定性。 "高G值:" R3以其能够提供较高的G值(转弯时感受到的向心加速度)而闻名,这意味着在高速过弯时,车辆能紧密地贴合弯道,带来刺激的驾驶体验。
2. "动力与响应 (Power and Response):" "马自达创驰蓝天技术 (Mazda Skyactiv Technology):" R3搭载的是源自马自达的创驰蓝天发动机(通常为单缸,但技术先进),以小排量(通常为155cc或248cc,具体看市场)实现了不错的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 "线性且强劲的油门响应:"

相关内容:

今年五月的北京摩展上,雅马哈R3正式亮相,年内上市的消息传播开来,让等待许久的雅马哈粉丝们兴奋不已,等了好几年,终于要进来了。


11月4日,雅马哈R3以46800的价格正式上市。然而这个消息刚一发布,就有300台库存、老款车型等传言甚嚣尘上,让不明所以的小白们摸不清头脑,随波逐流的跟着起哄。


这也是目前摩友圈现状的缩影,大多数新手或者小白对于摩托车并不是很了解,对于听到的信息也没有多少辨别能力,非常容易被一些博眼球的言论迷惑。


雅马哈R3本月开始正式交付,第一批就有1000多台,后续每个月都有交付,我们试驾的车辆是2021年9月份生产的,算上运输和清关的时间,基本就是印尼工厂能给到的最新生产的车辆。


至于说老款新款的事情,我给大家科普一下。所谓新款是欧洲市场发布的2022款,这两个月才开始正式交付,为什么欧洲要发布2022款,这就涉及到一个东西叫做排放标准,欧洲2022年开始执行欧五排放,原来是欧四,2022款就是为了应对欧五排放对欧四版的排放做了优化,颜色略微改动,其它的配置上没有变化,车架、减震、刹车都一样。


有传言说车架都换了,那不过是国外的车友/媒体渲染图,拿着国外的假想图就信誓旦旦的评论,关键一帮人还信,这多少有点可笑了。除了欧洲市场有这个欧五版本,其它市场仍然销售原来的版本,包括日本市场也是。这种为了流量和博眼球故意炒作区别对待的言论居然还有这么大的市场,不得不对摩友圈的认知水平遗憾。


这次R3的试驾是在珠海国际赛车场,上个月我在这里参加过凯旋SPEED TRIPLE 1200 RS的试驾。珠海赛车场最快圈速是雅马哈R1创造的,小排量里最快圈速是雅马哈R3创造的,可见雅马哈的R系列天生的赛道基因。


这次试驾活动组织的比较有意思,以往的赛道活动多是体验而已,没有什么圈速的概念,更没有比赛的成分。这次雅马哈的媒体试驾会就搞成了媒体计时比赛,一方面增加了试驾会的趣味性,也让大家更认真的对待试驾,同时也能对车辆的性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雅马哈在活动组织上体现了非常高的专业度,现场搭建、场地布局非常规整合理,看上去就是国际大品牌的感觉;活动的流程清晰、环节紧凑,工作人员的分工协作也很高效,非常规范;赛道活动的执行是雅马哈万里达车队,教练组是李郑鹏、李宗和沙俊同,这都是相当有实力的车手,技师团队保障有力,维修换件的效率很高,出车回来之后车辆快速清理上暖胎包,就像比赛中的感觉。


试驾的车辆只是做了最基础的赛道改动,更换了普利司通R11全热熔轮胎,原厂是邓禄普的街道轮胎;更换了升高脚踏,原厂脚踏要满足日常骑行舒适度相对较低;其它的就是把转向灯、反光镜等影响赛道安全的附件拆除,悬挂、刹车、进排气、电脑都没有任何变动。


试驾共分为两个部分,上午是两节练习,在教练带领下熟悉车辆和赛道。下午是计时赛,分为两节,第一节是计时选拔赛,从18名参加活动的媒体中按照圈速选前8名进入最后的决赛。


上午的练习赛是三个人一组,由教练轮流带领骑行。以后如果大家有机会参加赛道活动,一定要尽可能跟着教练的线路走,别按照自己平时跑山的走线方式,跟着教练跑又顺又快又安全。我们这组练习的节奏并不快,因为教练要照顾每个人的速度,跑到2分22-2分23,快的组都跑到了2分14左右。


因为上午的节奏不够快,所以下午的计时选拔赛就不太容易很快进入状态,最终计时选拔赛我跑到上半区的第二,2分14多点,以最终第七名进入决赛。决赛环节,拼了几圈,成绩也有所提升,最快圈速跑到2分11,名次提升两位,全场第五名。作为本场年龄最大的参赛媒体,对这个成绩是相当满意了。


雅马哈的赛道系列车型,R15、R25、R3、R6、R1,单纯论动力雅马哈不一定是最大的,但论赛道实力和赛道成绩,雅马哈可以说在各个级别都是极具竞争力的,这种实力来自于雅马哈对赛事的心得,对于车架和发动机匹配的多年潜心专研。


从数据上,R3看上去并不突出,171kg的整备质量在同级别中算偏重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的数据似乎也不及竞品车型,但是论赛道潜力和弯道性能,R3一直是被专业车队认可的。


在珠海赛车场这样的高速赛道上,对于一辆车考验最大的就是车架和悬挂,R3的车架给我感受最明显的就是稳。在弯道里几乎感受不到车架的异常动作,不论哪个弯道都可以非常稳定的发挥。


6号弯是一个高速弯,而且这个弯出来就是坑,车速是160多,这个坑是最检验车架和悬挂的,R3过坑时只是车架轻微摆动就回到了稳定状态,让人特别有信心。


,时长00:09


R3在下弯的时候是非常快的,而且在弯道里要修正路线时也更容易控制,R3在弯道里不仅稳,而且还灵活。


R3采用的是37mm的倒立前叉不可调,这套前减震的表现是令人意外的,一般原厂的减震去跑这样的赛道都不会不太够,但R3的这套减震并没有明显的不适感,不论支撑性还是灵活度都很不错。


习武的人常说骨骼清奇,雅马哈R3的这套车架和悬挂也算得上是骨骼清奇了,这是R3可以在赛道起飞的根本。


有了好的骨架,更要有匹配的心脏。之前在赛道试驾凯越321RR,就觉得那个发动机很强了,但试完R3才知道这个原型机更加强大,才真正理解什么叫高转的延伸性和饱满度,感受高转发动机带来的畅快感。原厂12500转就断油会让人觉得不太爽,因为这个发动机的潜力很大,改装后的R3转速轻松突破14000转,而且在这样的转速下,仍然有稳定可靠的表现。这也是不少车队选用R3的原因,就是发动机潜力大且耐操。


强大的车架、坚韧的悬挂和充满爆发力的发动机,让R3成为名副其实的弯道小飞机、赛道小钢炮,R3可以让你获得同级别里最好的弯道体验。在赛道体验中,唯一感觉不足的应该是制动了,原厂的刹车确实比较一般,我咨询了玩赛道的朋友,他对于制动的改装建议是日常使用只要换更好的刹车片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动上泵和卡钳。


车友们可能更想知道在日常骑行中R3是怎样的体验,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下赛道的。R3在日常骑行的中体验,说实话,我也挺兴趣的,比如骑行姿态的感受,尤其是这个发动机的动力特性在日常骑行中会是什么感觉?我也试图在赛道上体验下不用转速区间的感受,但进了赛道就是拧,只有转速不断攀升的快感。


只能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R3日常骑行的感受了,不过整车的骑行质感以及发动机的震动抑制确实没的说,同级别里最好的。


关于R3的赛道体验就聊这么多,希望订车的车友们能够尽快拿到车,感受弯道小飞机的乐趣。

发布于 2025-09-25 21:50
收藏
1
上一篇:邓禄普轮胎全新品牌广告震撼发布,“向前路,不停步”征途再启 下一篇:全面解析雅马哈YZF系列,性能、设计、体验详细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