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mano GRX 无线变速深度评测,1×12速配置,700km续航实测解析

我们来详细聊聊 Shimano GRX 无线变速系统,特别是其 1x12 速版本和 700km 续航这两个关键特性。
Shimano GRX 是 Shimano 面向砾石路面自行车(Gravel Road Bike)和混合动力自行车推出的全悬挂兼容的无线电子变速系统。它继承了 Dura-Ace 的技术精髓,但在成本和功能上有所调整,以适应砾石路面的需求。
"GRX 无线变速系统特点:"
1. "操作方式:" "手变:" 通常采用带有“拇指拨片”(拇指 lever)的设计,位于燕尾夹上或集成在手变手柄上。这种设计在骑行时更方便操作,且拨片可以调整角度。 "前拨:" 通常使用拨片式(Push-pull lever)或旋钮式(旋钮调节)。 "后拨:" 通常使用旋钮式(旋钮调节),可以精确控制变速位置。
2. "兼容性:" "全悬挂兼容:" 这是 GRX 的一个重要卖点,不像早期的一些电子系统那样对避震有严格限制。GRX 系统经过设计,可以在前后避震的行程范围内可靠工作。
3. "变速逻辑:" 通常提供两种变速模式: "SIR (Shim

相关内容:

告别线缆乱象!Shimano 推出首款砾石车专用无线 1×12 速 Di2 变速套件 GRX RX827,不仅外观焕新、齿比范围拓宽、变速性能升级 —— 但它能否不负众望?

接下来就为大家解析 Shimano 这款砾石车无线变速产品是否名副其实。

尽管 Shimano 全新 XTR Di2 无线山地车变速套件的热度尚未褪去,这家日本厂商已将目光投向砾石车领域。

随着 GRX RX827 的推出,Shimano 将旗下热门砾石专用变速套件带入无线时代。

初看之下,这次升级似乎幅度不大 —— 毕竟仅更换了后拨变速器,但恰恰是这一细节,可能带来深远影响。

就在美国竞争对手 SRAM 推出新款 RIVAL 与 FORCE XPLR 1×13 速变速套件(具备更宽齿比范围及成熟的混搭配置兼容性)一周后,Shimano 的此次升级更像是一次迟来的反击。

尽管 Shimano 去年才更新过砾石专用产品线,但始终未能实现真正的创新突破。

那么,RX827 是否只是一款技术试水产品?甚至是否暗示着无线版 DURA-ACE 或 ULTEGRA 即将登场?

目前 Shimano 尚未给出明确答案。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线缆已彻底消失,而随着线缆的淘汰,弯把自行车迈向全无线未来的最后一道障碍,或许也随之清除。

仅是换标 XTR 后拨?—— 深度解析 Shimano 新款 GRX Di2 无线变速套件

新款 GRX Di2 无线变速套件虽外观酷似 XTR,且在诸多方面与 XTR 一脉相承,但它绝非简单的换标产品。

此次发布标志着 Shimano 首次推出专为砾石车设计的全无线 1×12 速 Di2 变速套件,对弯把车爱好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重要里程碑。

该系统的核心是一款集成电池的全新后拨变速器。

此举意味着 Shimano 在砾石车领域告别了传统 Di2 车架内置电池,以及繁琐的车架内走线设计。

如今,电源直接置于 RD-RX827 后拨的壳体内部 —— 具备防护、可拆卸、外部充电功能,与 SRAM 的设计思路类似。

Shimano 称,根据骑行风格和变速频率不同,单次充电续航可达 700 至 1000 公里。

至于 Shimano 新款 Q’Auto 自充电系统,至少目前暂未应用于砾石车变速套件。

与往常一样,该系统可通过 E-Tube 应用程序自定义设置,且兼容所有 12 速无线指拨 —— 无论是 GRX、DURA-ACE、ULTEGRA 还是 105 Di2 系列。

直把车用户也无需担心:RX827 可与 XTR 及 DEORE XT 直把指拨无缝适配。

这套灵活的生态系统,终于让 Shimano 在模块化设计上向 SRAM 靠拢 —— 且无需依赖通用后拨挂架(UDH)。

RX827 几乎可安装于任何车架,包括老款车型。

技术层面,GRX 后拨与 XTR 高度相似:低 - profile 楔形设计旨在分散冲击力,而非勾挂障碍物。

若发生碰撞,伺服电机可自动脱开并复位。

全新的链条管理系统同样值得关注。

Shimano 未采用离合器机构,而是通过双弹簧结构提升链条张力。

这套系统在复杂真实路况下的耐用性仍有待验证,但可以确定的是,RX827 仅提供长腿版本(SGS),兼容 10-51 齿飞轮。

搭配 40 齿或 42 齿牙盘使用时,这套配置的可选性略显局限,尤其对追求更多自定义空间的骑手而言。

若能拓展牙盘或飞轮选项,无疑会更受青睐。

RX827 后拨重量为 449 克,比 XTR 后拨(408 克)重约 10%,但零售价仅 489.95 欧元(约合人民币 3821.61 元),远低于 XTR 后拨的 664.95 欧元(约合人民币 5186.61 元)

因此,“为何不直接选择 XTR” 的疑问确实合理 —— 但需结合实际场景分析。

新款 GRX RX827 并非为竞赛骑手打造的 “颠覆性产品”,它缺少部分骑手所需的精细齿比选项与自定义空间。

10-51 齿飞轮虽提供了极宽的齿比范围,但仅搭配两种可选牙盘,精细调节能力有限(至少原厂配置如此)。

追求极致减重或希望使用 9-45 齿等小规格飞轮的骑手,选择短腿版本的 XTR 或许更合适。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Shimano 为何不为砾石车提供短腿后拨版本?

此外,砾石车领域新兴的 “混搭配置”(mullet setups)也值得一提。

这种曾需自行改装的配置,如今已成为官方支持的方案:将 GRX 牙盘与山地车飞轮搭配,还可选择直把指拨 —— 无论是弯把还是燕把,都能打造出一台坚固耐用的无线冒险车。Shimano 新款 GRX 无线变速套件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实测体验:Shimano 新款 GRX Di2 无线变速套件

测试砾石车专用变速套件,还有什么比在砾石路段更合适的场景?

我们带着它穿越树根、驰骋田野草地、穿梭泥泞林间小径,在远离实验室环境与官方宣传的真实场景中,检验 Shimano 首款砾石车无线变速系统的表现。

初看之下,这款后拨做工扎实、质感出色。其设计大量借鉴现有 GRX 1×12 速与 2×12 速 Di2 变速套件,以及 Shimano 最新 XT 与 XTR Di2 山地车组件。

与前代产品相比,新款变速系统外观更显厚重,这主要是因为集成了电池。

熟悉 Shimano 产品的用户会感到上手即来 —— 不过仍有几处新设计值得探索。

变速性能完全符合 Shimano 的一贯水准:干脆、精准、直接。即便在负载状态下,后拨变速也毫无延迟,且无恼人的噪音。

从这一点来看,Shimano 延续了 Di2 技术的高水准,不负期待。

不过,拆卸电池需要些许耐心:需先拨动一个小拨杆,再取下保护盖。若在骑行途中操作,这会有些麻烦 —— 尤其担心保护盖在此过程中脱落。

与 SRAM 更易操作的 AXS 电池相比,Shimano 的设计确实略显繁琐。但相较于传统隐藏在车架内的中央 Di2 电池,它有一个明显优势:完全无需走线。

拆卸电池时,需先拨动小拨杆并取下保护盖

之后才能取出方形小电池

与 SRAM 系统类似,它需使用专用充电器充电

刹车把套与 GRX Di2 2×12 速版本一致,唯一区别在于左侧指拨无按键 —— 只因这是专为 1× 系统设计的配置。

刹车人体工学方面,Shimano 坚持 “单指操作” 理念,操控性整体可靠。

但自上一代 GRX 发布以来,这部分设计并无更新,而在人体工学领域,SRAM 仍占据优势。

谁该关注 Shimano 新款 GRX Di2 无线变速套件?

对于追求搭载可靠 Di2 技术的无线 1× 变速系统的用户,新款 GRX 是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

它确保了精准变速与直观操作,无论是竞赛场景还是长途冒险,表现都同样出色。

其最大亮点在于快速安静的变速体验,以及与现有 Shimano 生态系统的无缝集成。

唯一的明显局限在于飞轮齿比范围:若你追求极致宽泛的齿比,1×13 速系统或许更适合。

但对于绝大多数骑行场景,10-51 齿飞轮的齿比范围已足够使用。

Shimano GRX Di2 无线变速套件评测总结

凭借新款 GRX Di2 无线变速套件,Shimano 终于将无线技术带入砾石车领域 —— 产品做工扎实、运行安静、变速精准。

电池拆卸虽略显繁琐,人体工学设计也与上一代 GRX 持平。在单指操作体验上,美国竞争对手(SRAM)目前仍更胜一筹。

不过,在我们的测试车(Avona Callis)上,GRX Di2 无线变速套件仍展现出强劲性能,尤其在刹车力度与变速速度方面。

Shimano 的未来方向已十分明确:告别线缆,提升模块化程度。

尽管砾石车 1× 系统已实现无线化,但至少目前,Shimano 在公路车领域仍沿用成熟的有线 Di2 系统。

至于何时会向公路车无线化迈进,仍有待观察。

发布于 2025-09-27 22:00
收藏
1
上一篇:买完就后悔的国产车盘点,这几款千万要谨慎选择 下一篇:美雅途引领新风尚,乘“新国标”东风,广清产业园企业⑨重塑骑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