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路故障三种典型情形解析及其潜在危害全揭秘

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短路故障的三种主要情况及其危害。
"什么是短路?"
短路是指电流不经过预定负载,而是通过很小的电阻(例如导线、接地等)形成回路的现象。由于电阻极小,根据欧姆定律(I=V/R),电流会急剧增大到远超正常工作值。
"短路的三种主要情况:"
1. "相间短路 (Phase-to-Phase Short Circuit):" "情况描述:" 指电路中两个不同的相(例如三相电路中的A相和C相)之间的绝缘被破坏,导致电流直接在这两个相之间流通。 "发生原因:" 相间绝缘老化、破损;设备(如电缆、开关、变压器)内部缺陷;过高的电压(如操作过电压、雷击过电压);外力破坏(如外物撞击、挖掘损伤);接线错误等。
2. "相地短路 (Phase-to-Ground/Earth Short Circuit):" "情况描述:" 指电路中某一相(如A相)与大地(或中性点,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之间的绝缘被破坏,导致电流通过接地路径流回大地。 "发生原因:" 相线与地面接触(如杆塔倒塌、绝缘子闪络、雷击直接击中线路);相线断裂后接触了接地体(如杆塔、

相关内容:

低压电力系统中,两相导线发生短路故障后,会出现三种情况,危害也各不相同。

1.两相导线短路后,短路点的导体金属熔化,受电动势的影响,或者因熔化成团后收缩回撤,两相导体脱离接触,故障电流中断,短路现象消失。

2.两相导线短路后,短路点的导体金属熔焊到一起,此时短路点的阻抗将降到最小,巨大的短路电流会使线路中的短路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短路线路。

如果此时保护装置拒动,比如熔断丝用大截面积的铜线或铝线替换,断路器被短接等,会使整条线路因过流产生的高温燃烧起火,造成电气火灾事故。

3.两相导线短路后,导体金属熔化成团后并未直接接触,但是在脱离接触的间隙形成电弧,因电弧阻抗较大,限制了短路电流,使保护装置不能及时动作,电弧持续存在,如果此时周围有易燃物,电弧产生的高温就会引燃易燃物,造成电气火灾。

在以上三种情况中,危害较小的是第一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电气火灾事故,但是仍然要对线路进行排查,找到短路点,恢复绝缘,防止再次短路和触电事故。

第二种情况只要设置科学合理的过流保护装置,就能及时切断短路线路,防止线路烧毁引发的电气火灾。

第三种情况是最危险的,绝大数电气火灾都是由电弧短路引起的。

发布于 2025-10-03 19:30
收藏
1
上一篇:短路详解,原因剖析与处理方法全面介绍 下一篇:电瓶车短路,4分钟内可能发生的惊人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