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于蓝更胜一筹!高尔夫·嘉旅底盘深度实拍解析
我们来结合“青出于蓝胜于蓝”这句充满期待的话,对高尔夫·嘉旅的底盘进行一次实拍解析。
“青出于蓝胜于蓝”意味着继承并超越了前代车型。高尔夫·嘉旅作为基于大众MQB平台打造的旅行车,其底盘自然是继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升级,以满足旅行车用户对空间、舒适性和通过性的更高要求。
"实拍解析:高尔夫·嘉旅底盘的关键看点"
1. "平台继承与空间优化 (继承基础,优化布局):"
"MQB平台:" 嘉旅与高尔夫(如高尔夫8)共享MQB模块化平台。这意味着基础结构、悬挂形式(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等核心底盘技术是一脉相承的。这是“青出于蓝”的基石——继承了一代名车的成熟底盘基因。
"空间重塑:" 虽然共享平台,但嘉旅的底盘布局为了最大化行李空间,前悬相对较长,后悬也相应调整。实拍中可以观察到其车身姿态较低,重心分布经过优化,以适应旅行车的造型和空间需求。这种为了特定用途而对平台基础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是“青出于蓝”的体现——在前代基础上进行了针对性的进化。
2. "悬挂系统 (继承核心,微调调校):"
"前麦弗逊悬挂
相关内容:
最近MPV市场非常火爆,连带着家用型MPV也逐渐升温。早起的高尔夫SportVan才用进口的方式在国内销售,现在一汽-大众将其引入国内生产并命名为高尔夫·嘉旅。足以说明未来国内汽车市场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究竟这样高尔夫·嘉旅有什么底气让国人用过踏出这一步呢?小编这次带大家掀开底盘仔细瞅瞅。
● 底盘一览

高尔夫·嘉旅底盘为承载式车身结构。底盘保护都十分充足,整车的大面积护板也是保护得相当到位。采用了塑料材质的油箱也是情理之中。排气管所经过之处有着隔热管进行保护,减少热量传递至车身。高尔夫·嘉旅前悬架采用了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悬架则采用了多连杆式独立悬架(仅限于1.4T车型,1.6L和1.2T车型为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高尔夫·嘉旅则采用普通的“H”型的副车架,整体结构较为细小,略为减少车头重量。四轮独立悬架,似乎都能给到舒适的驾乘感受,但实际驾驶的感觉却给到非常运动感觉。
● 前悬架及细节对比
高尔夫·嘉旅采用了最常见的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对空间的侵占较少,主要由减振机构、转向节和下摆臂承受着大部分的受力。弹簧和减振器一体式布置。横向稳定杆都是通过小连接杆与减振器下方链接,最大程度抑制侧倾的现象。

高尔夫·嘉旅采用的是“L”型单层冲压钢板的下摆臂,其下摆臂开孔数目更多,可适当减少簧下质量,提升下摆臂抗冲击的能力。下摆臂与转向节链接都采用了独立的球头链,方便今后更换球头链而无需更换下摆臂,节省维修成本。

高尔夫·嘉旅的横向稳定杆布置较前,位于传动轴之前;横向稳定杆长度越长效果并不是那么明显,抑制侧倾能力有所下降。其前悬架主要冲压成型的合金钢以及铸铁材质,转向节都是采用铸铁材质,这部分都较为小巧,符合两车的定位。








● 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及细节对比
高尔夫·嘉旅采用的是较为普通的多连杆式独立悬架,准备确来说是五连杆的结构,主要由纵向推力杆、上支撑杆、下支撑杆、下摆臂以及横向稳定杆组成。

高尔夫·嘉旅多连杆式独立悬架主要采用钢制材质。下摆臂采用了冲压钢,轴承座则才用了铸铁。下摆臂采用偏心螺栓与副车架进行链接,以便进行外倾角的调整。

清晰可见高尔夫·嘉旅的减振机构上端与车身链接,路面的振动较为直接传递至车身。采用的是弹簧和减振器分离的布局,更加节省空间,内部空间无需过度迁就悬架布置。

构件连接位置都采用了橡胶衬套,可缓解路面不平带来的震动,提高舒适性。高尔夫·嘉旅甚至采用铝合金的橡胶衬套和德国进口橡胶衬套,成本用在较难发现之处。副车架通过四点螺栓硬链接与车身相连








● 其他细节对比












● 总结
高尔夫·嘉旅行驶品质较厚实,给人有一种信心。悬架支撑较为充足,甚至给人一种偏硬感觉,面对坑洼动动作快干脆。可是高尔夫·嘉旅的后悬架调教过于活跃,小编在山路驾驶时后轮有些离地压不住感觉,即后轮贴地性一般,行驶稳定性有待提高,没有达到高尔夫7的境界。高尔夫·嘉旅底盘上看两车保护得相当好,足以让消费者放心。稍微可惜的是高尔夫·嘉旅仅在1.4T车型上才配备多连杆式后悬架,在1.2T和1.6L车型上则只是扭力梁式非独立后悬架,被区别对待令人难以接受。整体来说高尔夫·嘉旅底盘做工好,大面积的护板保护让人放心。
更多买车养车问题的文章,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太平洋汽车网】,小编第一时间为大家解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