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迪音乐在中国存续尚可,但狂欢盛宴不宜过度——警惕迷迪音乐节膨胀风险
这个观点确实反映了一些中国音乐市场和文化管理者中存在的担忧和考量。认为迷迪音乐(通常指电子舞曲、Techno、House、Trance等风格)在中国可以存在,但不适宜大规模发展迷迪音乐节,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 "内容审查与意识形态风险":
迷迪音乐,特别是某些流派(如部分Techno、Industrial),其节奏强烈、氛围黑暗或迷幻,有时会与特定的亚文化、反叛情绪甚至被误解为“精神污染”联系起来。
中国对文化产品有严格的内容审查制度。过于前卫、黑暗或可能引发负面联想的音乐和表演,在音乐节这种公开、集中的场合更容易引发审查部门的关注和潜在的干预风险。相比之下,单曲或小型演出更容易被“放行”。
2. "社会影响与公共秩序":
大型音乐节,尤其是以迷迪为主打的,可能吸引大量年轻人参与,现场氛围热烈,存在一定的公共安全风险。组织管理、人员疏导、噪音控制、防止极端行为等方面要求很高。
如果迷迪音乐节过于商业化或低俗化,可能会受到公众批评,被认为是不良文化现象。
3. "主流市场接受度":
迷迪音乐在中国虽然拥有一定的核心听众群体,但整体上在主流市场和普通听众中的接受度仍然有限。大规模发展音乐节
相关内容:
我是最近才知道“迷迪”这个词的,在刷手机的时候,看到一大群人像精神失控的疯子一样。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是国外的某地,仔细一看才知道这是在中国。中国人怎么会有这种表现?不正常啊!

通过搜索查询,才知道“迷迪”是来自国外的摇滚音乐。这就对上号了,这种音乐表达方式的确不是中国的风格。

某地举行了迷迪音乐节,现场的许多人表现比较癫狂,负责维护治安的同志非常紧张地在做些隔离式防护,还建立了围栏,而一些观众居然像疯子一样抓着围栏摇头晃脑地带着节奏晃荡。治安人员怕他们冲破围栏,用力顶着。

迷迪音乐来自哪国我没看清楚,也不想点明。但是,这种音乐形式不应该在中国推广发展,也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和心理。至少我是这样看的,那些在烂泥里乱晃乱摇的样子实在谈不上美。我能想到的词就是羊癫疯、失心疯、摇头丸。

也许有人会说,这种音乐很解压,能释放情绪,我认为这不是理由。因为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心理波动,有多种疏解的渠道,没必要用这种疯狂发泄的方式。通过读书或交谈,把所遇到的问题化解掉岂不是更好?
作为一种音乐形式,是艺术领域的事情。既然是艺术就是比较自由和宽泛的存在,社会应该用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但是像迷迪音乐这种艺术,政府不应该参与组织和推广,助长其蔓延。
第一、迷迪音乐源自美国,属于外来文化,与中国的本土文化是否矛盾,是否会稀释和肢解中华传统文化,这是个还不确定的问题。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是一种外来文化的入侵呢?
第二、从迷迪音乐节现场情况来看,观众的情绪十分亢奋和冲动,而且形成了一致的节奏和动作。这次虽然没有出现集体性的安全事故,但不等于下次就高枕无忧。万一有人故意捣乱,搞点事情,引发骚乱和踩踏,就可能造成恶劣的影响。
我们不能盲目排外固步自封,对来自外域的文化艺术可以学习和借鉴,同时也要睁大双眼,站稳脚跟,我们只吸收那些有益于我们民族健康发展的文化艺术。对那些性质不确定的东西,可以多些观察和了解, 但不宜发展和推广。

紧接着就出现了一些新闻,参加音乐节的许多乐迷的东西丢了,而且是丢得很离谱,连露营帐篷都丢,乐器、钱包、平板电脑等等。有信息称,现场就有当地农民骑着电动三轮车,车上装满了各种物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大规模的丢窃?如果这个音乐节的表现方式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和正常的心理,这种失窃可能就不会发生。当附近的农民发现这些乐迷的癫狂表现的时候,很可能在心理上就把他们当成不正常的人看待了,在内心产生了抵触。如果举行的是民歌演唱会,民族舞蹈汇演,观众的表现都很正常。还会有失窃现象的发生吗?显然,是乐迷们的癫狂表现,引发或诱发了附近村民的不正常的心理。既然乐迷们可以自由地释放发泄,某些村民们心中的恶也会被激发出来。
音乐对人类的情绪是有影响的,迷迪音乐节对当地村民的影响已经通过偷窃行为表现出来了。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也许这次音乐节并没有造成大的恶果,但可能是埋下了造成恶果的种子,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粒种子才会萌芽、展叶、疯狂地生长。

作为地方政府,可以多挖掘本地的文化艺术,打造并形成地方的文化特色,也可以多引入国内其他地区的文化艺术。对国外的某些东西,还是需要谨慎的。
我们都知道俄罗斯民歌非常优美,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许多歌曲在国内广为传唱,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中俄友谊也有80多年的历史和基础,俄罗斯的舞蹈也热情奔放,活泼可爱,但是在中国却没有形成俄罗斯民歌节,也不见有人组织俄罗斯音乐节。而迷迪在中国发展了几十年,形成了气候,居然搞成了声势浩大的音乐节。
如果在哈尔滨市举办俄罗斯风情音乐节,表演的是《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梅花儿开》、《白桦林》、《小路》、《三套车》等等。在这种音乐的熏陶和渲染下,会有人偷东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