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之花,十年耕耘——福田康明斯“善水行动”照亮昌平延寿镇繁盛之路

这是一个非常富有诗意和内涵的标题,它很好地概括了福田康明斯在中国,特别是在昌平延寿镇所做出的贡献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以下是对这个标题的解读和可能的延展内容:
"标题解读:"
1. "责任生根 (Responsibility Takes Root):" "寓意:" 指福田康明斯将企业社会责任(CSR)理念深深植根于其运营和发展之中,不是表面功夫,而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长期承诺。 "体现:" 这可能意味着公司制定了明确的CSR战略,投入资源,建立了可持续的公益项目模式。
2. "繁花满径 (Blossoms Fill the Path):" "寓意:" 比喻福田康明斯的善行义举如同播撒种子,在昌平延寿镇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产生了丰富多彩、硕果累累的积极影响。 "体现:" 这指向项目带来的具体成效,如改善民生、促进发展、提升环境、惠及社区等,是可见的、可感的、美好的成果。
3. "——福田康明斯“十年善水” (—— Foton Cummins "Decade of Good Water"):" "点明主体:" 清晰指出是福田康明斯在行动。 "点明项目:" “十年善水”是核心项目名称。这通常

相关内容:

10月23日,在以“福寿十年,一水同心”为主题的延寿镇&福田康明斯合作十周年庆典上,一块崭新的 “志愿服务基地” 牌匾在秋日阳光下格外醒目。这场跨越十年的携手,不仅让 “山美水清人好” 的画卷在延寿镇徐徐展开,更让企业社会责任的温度,浸润在每一位村民的心里。

北京市昌平区延寿镇党委书记罗立华先生、延寿镇司法所所长董翰生、延寿镇党委组织委员杨泱女士,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剑先生,纪委书记、人力资源总监唐红婷女士,材料总监朱笑桐先生,制造总监袁兴龙先生,人才发展高级经理黄南绮女士,下庄村驻村第一书记荆锐先生、下庄村党支部书记高新忠先生、北京富群社会服务中心的执行伙伴以及下庄村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福田康明斯志愿者等悉数亮相,见证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时刻。

责任扎根:从一颗种子到满径繁花

10年前,福田康明斯秉持只有健康的社区才能孕育健康的公司理念,带着满满的诚意和责任,将善水项目的第一颗种子播撒在延寿镇的土地上,从那一刻起,一场温暖的改变悄然而生。

项目推进中,福田康明斯不仅提供志愿者服务与资源支持,更推动技术与理念落地。团队通过河道清淤、建设生态净化系统、种植水生植物等举措,逐步修复水生态。经过持续治理,上庄河道水质从最初的劣五类稳步提升至二类标准,达到可直接接触的生态用水水平。

2024 年,合作进一步深化。福田康明斯志愿者参与黑山寨沟小流域治理,针对流域内水土流失、水质波动等问题,实施溢流堰改造、生态缓冲带建设等工程。项目不仅延续了 “善水项目” 的生态理念,更融入了智慧监测技术,为小流域生态保护装上 “智能管家”,持续巩固延寿镇的生态优势。

“2015 年,当福田康明斯初到这里,面对的是上庄村河道垃圾遍布、水质堪忧的困境。如今,上庄村河水变清,村民笑容多了;2024 年,黑山寨沟生态复苏,又添一处宜居美景。更可贵的是,这份改变还唤醒了村民的自觉 ——河道里的垃圾少了,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禁止往河道倒垃圾,还安放了垃圾分类桶,进行合理回收处理。” 村民们的转变,让 “守护绿水青山” 成为大家共同的约定。

这一成果不仅改善了村民生活环境,更让 “善水项目” 接连斩获康明斯全球环保挑战赛一等奖、康明斯亚洲区影响大奖、康明斯全球总裁奖等国际认可,成为企业绿色责任实践的标杆案例。

正如延寿镇党委书记罗立华在庆典上所说:“延寿镇自 2011 年成立,不仅因有延寿寺,更因‘昌平延寿’寓意昌盛平安、延年益寿。” 这份美好的期许,恰与福田康明斯十年来在企业社会责任上的践行与坚守相呼应,共同书写了一段政企社村协同共促振兴的动人故事。

十年间,福田康明斯的责任足迹沿着延寿镇的山水脉络不断延伸,上庄村作为善水项目的起点,福田康明斯以 “技术修复 + 理念唤醒” 的模式,啃下了河道治理的 “硬骨头”,不仅让劣五类水蜕变为二类清水,更用村规民约的落地、垃圾分类的普及,播下了村民自主守护的种子。如今,这份经验与热忱悉数倾注于下庄村的发展实践中。正如延寿镇下庄村驻村第一书记荆锐所言,福田康明斯的到来 “不仅带来了环境的改变,更带来了共建共享的力量”。这种从 “单点治理” 到 “全域赋能” 的升级,让责任不仅停留在生态层面,更成为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 “催化剂”。

志愿赋能:2500 人接力,让责任扎根乡村

生态治理的成果,离不开长期的人力投入与社区参与。十年来,福田康明斯始终将 “志愿者行动” 作为连接企业与乡村的纽带,发动员工深入延寿镇开展志愿服务,形成了 “人人参与、持续奉献” 的责任氛围。

截至 2025 年,已有超过 2500 名福田康明斯员工参与延寿镇志愿服务,累计贡献时长超 6000 小时。志愿者们不仅参与河道清淤、植被养护等生态工作,还走进社区开展多元化服务:在广场设置科普摊位,向村民普及消防急救知识;通过 “塑料瓶回收置换” 活动,推广垃圾分类理念;针对老人、儿童等群体,提供生活帮扶与安全宣教。这些行动不仅解决了乡村实际需求,更让企业员工深入了解乡村,增强了社会责任认同感。

为让志愿精神长期扎根,在十周年庆典现场,福田康明斯向下庄村授牌 “志愿服务基地”。这一基地的设立,标志着企业志愿服务从 “短期活动” 转向 “长效机制”,未来将通过定期组织活动、培训本地志愿者等方式,带动更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让责任成为连接企业与乡村的 “长效纽带”。

站在十年节点回望,福田康明斯的责任实践早已超越 “履行义务” 的层面,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货运行业的女性赋能到流动儿童的教育关怀,从城市社区的环保行动到乡村流域的生态修复,企业始终以 “长期主义” 视角看待责任,用 “专业能力” 解决社会问题,用 “多元协同” 放大公益效能,也让 “创造更清洁、更健康、更安全环境” 的使命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

延寿镇赠送的 “十年善举润延寿,情系下庄暖人心” 锦旗,红底金字间,不仅是对福田康明斯十年付出的认可,更凝结着政企社村四方携手的深情。正如福田康明斯总经理陈剑在庆典上所言:“作为全球 500 强合资企业,我们拥有 1500 名员工,但企业的价值从不止于业绩。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基因,在环境、教育、平等机会三大领域持续发力,既是对社会的回馈,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基。”

如今,延寿镇与福田康明斯的十年合作庆典虽已落幕,但 “善水” 的故事仍在续写 —— 黑山寨沟的智慧监测系统持续运行,志愿服务基地的活动逐步铺开,更多生态与民生项目正在酝酿。从京郊河道的一汪清水,到货运女性的自信笑容,再到流动儿童的朗朗书声,福田康明斯用十年时间证明:企业社会责任从不是点缀在发展路上的装饰,而是驱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份以 “责任为帆,温度为桨” 的坚守,终将跨越地域与领域,在更多需要的角落,绽放出守护民生、助力振兴的美丽花朵。

发布于 2025-11-01 19:37
收藏
1
上一篇:大众宝来持续热销十余载,车主真情实说,优点缺点一网打尽! 下一篇:福田康明斯纪庆龙,福康数字化实践创新分享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