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株洲所为何对邢台情有独钟,深度解析厚爱一层之谜
中车株洲所(简称“株机所”)对河北省邢台市表现出特别的关注和支持,这背后有多重原因,其中最核心的是"国家战略布局和地方积极响应的产物"。
具体来说,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国家战略布局与“京张高铁”契机:"
"高铁技术的国家需求:" 中国高铁是国家的名片和核心竞争力之一。为了掌握更先进、更自主的高铁技术,特别是高速列车转向架这一核心技术,国家需要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和研发体系。
"“京张高铁”的技术挑战:" 作为世界上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的高寒、大风、高海拔线路,京张高铁对列车的适应性提出了极高要求。株机所作为国内高铁转向架技术的领军企业,承担了研发和制造适应复杂环境的列车转向架的重任。
"产业配套与转移的需要:" 为了保障京张高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后续高铁技术的持续发展,需要将相关配套产业,包括零部件生产、检测等环节,布局到靠近高铁线路、具备一定工业基础和成本优势的地区。
2. "邢台市的积极争取与自身优势:"
"地方政府的大力争取:" 邢台市政府敏锐地意识到高铁技术带来的产业机遇,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希望将高铁相关产业项目落地邢台,以此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并提升城市影响力。
相关内容:
河北日报记者 王永晨
12月4日至5日,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风电供应链大会首次走出大本营株洲来到邢台,风电产业链上下游数十家合作伙伴上百位代表齐聚太行泉城,共商产业发展大计。就在今年年初,中车株洲所投资53亿元的新能源装备生产基地项目签约落户邢台经济开发区。
作为央企核心子企业,中车株洲所缘何对邢台厚爱一层?
“近年来,我们抢抓‘双碳’机遇,打造了新能源装备‘器件——部件——整机——大系统’完整产业链,实现‘风光水储氢碳’一体化发展格局,这与邢台加快打造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的目标非常契合,双方合作空间广阔。”中车株洲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东林说。
中车株洲所多年来深耕交通与能源两大赛道,形成了轨道交通、清洁能源装备、汽车与工业三大产业集群。其中风电装备板块是中车株洲所的重要增长极,风力发电机、联轴器等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邢台市去年以来积极布局新型能源赛道,制定了新型能源强市建设“路线图”,着力打造新能源装备聚集区、辐射京津冀氢醇基地、冀中南风光水电储基地、氢电醇商用汽车生产基地“一区三基地”。
相向而行,合作共赢。今年1月31日,中车株洲所与邢台正式牵手,中车株洲所新能源装备生产基地项目签约入驻邢台经济开发区,建设风电叶片生产基地、智能轮毂总装基地、成套机电设备厂等,项目建成后年产值约40亿元,计划明年5月项目一期建成投产。邢台经济开发区成立工作专班,为这一项目提供“全流程、点对点、个性化”的帮代办服务,全力推动项目快落地、快投产、快达效。
12月3日,记者在该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工人们正在抓紧建设长708米、宽84米的华北地区最大单体生产车间。
“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开发区项目建设服务中心把办公室搬到了工地,有问题随时协调解决。”该基地相关负责人胡功书说,有关部门的高效帮扶,让他对项目如期建成充满信心。
12月4日,李东林在中车株洲所风电供应链大会上表示,邢台文化底蕴深厚、资源禀赋优越,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条件优良,欢迎上下游合作伙伴围绕邢台风电产业链一起延链、补链、融链,开展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多领域合作,实现风电产业集群化发展。
在会上,中车株洲所与邢台本地配套企业代表和风电开发业主代表启动合作,邢台经济开发区与中车株洲所的5家合作伙伴签订框架协议。
邢台新能源装备产业聚集企业22家,去年产值达143亿元。今年以来,邢台经济开发区成为邢台建设新型能源强市的主战场,中车株洲所新能源装备生产基地、中船氢能源装备基地两个超50亿元央企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投资70亿元的特变电工邢台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投资12.5亿元的全钒液流电池项目等签约落地。该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孙利国表示,这次大会加强了有关各方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吸引更多的风电行业企业前来投资,促进风电产业链建设,共同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风电事业部总经理赵飞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来邢台,这次大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合作平台,他看到了邢台新能源产业聚集发展的强劲势头,增强了合作共建风电产业链的信心。
“当前,我们正举全市之力建设新型能源强市、培育千亿级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其中风电产业是关键引擎。”邢台市委书记杨猛说,邢台将全力支持中车株洲所及各位合作伙伴在邢台扎根发展,推动风电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本文来自【邢台日报-邢台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