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衢新区打造超20年稳定运行“超大号充电宝”项目,助力绿色能源新篇章!
这个新闻听起来很有趣,也很有意义!将一个设施比作“超大号充电宝”,形象地说明了它的巨大容量和重要性。
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天衢新区计划建设的这个“超大号充电宝”通常指的是"大型综合能源站"或者"大规模充电设施集群"。这类项目的主要特点和意义可能包括:
1. "规模宏大":无论是土地面积、建筑体量,还是储能容量、充电车位数,都远超常规项目,因此被称为“超大号”。
2. "功能集成":它不仅仅提供充电服务,很可能还集成了储能、分布式光伏发电、冷热电三联供、甚至应急电源等功能。
3. "稳定可靠":通过多种能源的互补和储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在电网负荷高峰期、紧急情况下或停电时,为关键负荷(如医院、数据中心、交通枢纽、重要行政机构等)提供稳定可靠的备用电源或持续供电,就像一个“充电宝”一样,关键时刻能“救急”。
4. "削峰填谷":在电网负荷低谷时吸收多余电能进行储能,在高峰时释放,有助于缓解电网压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推动能源转型":响应“双碳”目标,利用新能源和储能技术,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6. "服务区域发展":为天衢新区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
相关内容:
10月29日,德州市新能源产业路演招商大会上,天衢新区管委会与陕西亿禾绿动新能源有限公司签署了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项目合作协议。这一投资约23亿元、装机规模300MW/1200MWh的电化学储能项目,是山东省内在建规模最大的储能电站之一,标志着德州在全省新能源长时储能领域抢占了关键位置。

全钒液流电池被视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一环,其工作原理,恰如一个为电力系统量身定制的“大型蓄水池”。系统中的电解液如同“蓄水池”中的水,在两个大型储罐间循环流动,通过电化学反应完成充放电。项目负责人纪任帅指出,这一独特原理,使全钒液流电池具备了三大核心优势:
✦循环寿命极长,可达2万次以上,能稳定充放电使用超过20年;
✦本质安全,完全杜绝燃烧爆炸风险,解决了大规模储能最核心的安全问题;
✦绿色可持续,电解液近乎100%回收循环利用,成本与环保优势显著。
此次,天衢新区项目创新采用“磷酸铁锂+全钒液流”混合技术,总装机规模规划产能300MW/1200MWh,其中全钒液流部分规模达200MW/800MWh,能实现1小时储电30万度,单次循环4小时以上的长时间储能。这一特性尤其适用于平滑风电、光伏的波动性,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堪称支撑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的“稳定器”。

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2.9亿元,税收3100万元。“项目探索构建了‘电解液-电堆-电站’的本地化协同生态,与新区内已落地的钒电解液工厂形成产业互补,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了产业链的韧性与竞争力。”天衢新区党工委委员徐锐表示,下一步将围绕电堆核心部件开展产业链招商,重点引进双极板、离子交换膜等配套企业。“我们的目标不止于一个项目,而是要构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一个富有活力的产业生态圈。”
“从7月首次接触,到10月签约落地,德州的务实高效超出了预期。”陕西亿禾绿动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皓介绍,德州市发改委、天衢新区管委会组成的服务专班,针对电力接入、土地配套、能源保障等核心问题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项目选址距凤仪城220KV变电站仅500米,为电网接入提供了极大便利。
此前,天衢新区此前已成功引进艾斯能源钒电解液工厂。这次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的引进,为产业链补上了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