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油揭秘,“中国最好羊肉”背后的传奇故事
我们来聊聊“中国最好羊肉”这个说法背后可能的故事。虽然“最好”带有主观色彩,但中国航油(CHINA Aвиation Oil)确实在羊肉领域建立了一个非常高的声誉,尤其是在特定高端市场。其背后的故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严格的源头控制与供应链管理:"
       "品质意识:" 作为一家大型央企,中国航油在采购方面有极高的标准和流程。它不太可能像普通商超那样追求最低成本,而是更注重最终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
       "精选产区:" 其“最好羊肉”通常与特定的优质产区挂钩,例如内蒙古的某些核心牧区(如锡林郭勒、乌珠穆沁等地)。这些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草场、气候和养殖传统而闻名,出产的羊肉品质上乘。
       "合作模式:" 可能采取深度合作或自建基地的方式,从养殖、饲养、防疫等环节就进行严格把控,确保羊肉从源头就符合高标准。
2.  "对标准化和稳定性的极致追求:"
       "一致性:" 航油面向的可能是高端酒店、航空配餐、重要会议等对产品一致性要求极高的客户。这意味着无论何时何地,采购到的羊肉都需要保持统一的品质、口感和外观。
       "技术支持:" 可能与科研机构或专业肉类公司合作,对饲养
相关内容:

2013年开始,中国航油定点帮扶素有“苦脊甲天下”之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八年时间,中国航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精准扶贫要义,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资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助力盐池县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4.5%降为2017年的0.66%;农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5521元和17854元分别提高至2019年的12127元和28464元;2018年在全国125个国家级贫困县中以综合评价第一名的成绩实现高质量脱贫;2019年更是历史性地一举实现了该县贫困人口“清零”。

精准发力优势产业
以小资金撬动脱贫产业大项目
中国航油准确把握“精准扶贫”的要义,把有限的扶贫资金投入到能发挥撬动作用的关键产业、关键环节,让扶贫资金在脱贫产业中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一是在优势产业上集中发力、持续投入,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优做大。中国航油坚决杜绝“撒胡椒面”式的做法,把扶贫资金集中用在刀刃上,在盐池滩羊等优势产业上集中发力、持续投入,形成上下游贯通的脱贫产业链,用2200万元的扶贫资金撬动了11.28亿元的“中国滩羊之乡”的大产业,滩羊产值在全县农业总产值中的贡献率达到58.33%,以滩羊为主的特色产业对贫困群众增收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起到了集中优势兵力、打好贫困歼灭战的撬动作用。

二是在扶贫产品销售上引入电商、强化营销,以消费扶贫促进脱贫产业的良性循环。2019年以来帮助盐池销售农副产品1.2亿多元,位列央企前茅;公司内部购买盐池县农产品1000余万元。农副产品通过市场交易,由“产品”变成了“商品”,一举改变了农副产品滞销、无法扩大再生产的问题。

靶向移植先进理念
以市场化提升农副产品竞争力
中国航油高度注重“观念扶贫”,把中国航油先进的物流商贸管理理念融入盐池县的脱贫产业中,激活了盐池脱贫产业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大大增强了特色产业的优势。

一是把中国航油供应链管理理念成功移植到盐池特色优势产业,建强盐池特色脱贫产业链。在扶贫中,中国航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盐池县滩羊龙头企业的养殖环节为重点,向上下游延伸拓展,构建了从饲草料种植、饲草料加工、滩羊养殖、滩羊产品深加工、滩羊销售和滩羊特色餐饮的“一条龙”产业链,大大增强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辐射带动作用,让更多的贫困户加入滩羊产业链,实现了产业链各环节脱贫产业致富的全覆盖。
图/中国航油本文刊载于《中外企业文化》2021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