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评测,月销仅一辆的神秘MPV,驾驭体验揭秘
评测一辆月销仅一辆的MPV,这本身就是一件相当特别甚至有点“冒险”的事情。这种车型通常意味着它在市场上的存在感极低,可能面临诸多挑战。以下是评测这类MPV可能带来的独特体验:
1. "神秘感与探索欲:"
"“开盲盒”般的未知:" 因为太冷门,关于它的信息可能非常有限。评测前,你可能只能找到零星的官方资料、几篇(可能很老的)网络评测,甚至没有任何第一手用户评价。这就像拆一个神秘的盲盒,充满了未知和探索的乐趣。
"信息搜集的挑战:" 你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去挖掘关于这款车的一切,包括它的设计理念、目标用户、技术特点、潜在优缺点等。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2. "极低的客观样本量:"
"缺乏横向对比:" 月销一辆意味着几乎没有竞争对手,你很难通过市场表现来衡量它的好坏。评测时,你无法简单地说“这比XX好”或“这不如XX”,因为后者根本不存在于同一细分市场。
"用户反馈缺失:" 你无法参考大量真实用户的评价。评测更多依赖于你个人的感受和专业的判断,以及(如果可能的话)极少数用户的零星分享。这使得主观性被放大。
3. "对产品本身的极致审视:"
"优点可能被
相关内容:

首先声明,这部车不是试驾车,是我上周末和钟鸿飞去贵州采访CTCC时,在租车公司租的工作车,一部行驶里程只有15000公里的“华颂7”。由于我刚刚看到一则新闻,说这款车上个月全国销量仅有离奇的一台,随后我了解过,这个曾经被华晨捧上天,被定位为”中国首个高端本土品牌”的华颂,除了这款车,就再没有推出过新车。

翻查这部车的销量,发现数字相当诡异,如同正弦曲线,大起大落,根本连一个销量中间数都定义不了。消息人士告诉我,这款车全部都只能通过行业采购的方式销售,私家车基本没人买,所以为什么在上海,你能看到那么多华颂7。

这个年代,如果靠一般市场商品规律不能生存的汽车,能有什么前途?
网络上有网友总结得特别精彩,说这款车就是“买发动机送车”,最大的卖点,是搭载时还是宝马最主力车型同款的N20发动机,据说因为华晨的关系,宝马工程师还专门在底盘调教上下了大功夫。
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开了一段路,我觉得需要更改一下网友的说法,应该是“买底盘和发动机送车”,因为以它的尺寸,无论是动力还是操控,都是有一定水准的,更稀奇的是,这部车居然还是轿车化的FR布局,简直就是MPV世界中的奇葩。

很可惜,在MPV的本职工作方面,这部车就太莫名其妙了,空间布局愚蠢,车厢造工惨不忍睹,居然连中控台和门边板的颜色都是一深一浅对不上的,而后视镜居然不是水平的,雨刮工作时会刮出界,敲得车顶铛铛响。
好吧,这些都忍了,但最后这个,你居然,连!门!都!关!不!上!了!让我怎么办呢……
视频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