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制造之痛,咸阳四达客车航空技术造车梦碎,曾辉煌出口领跑全国

我们来探讨一下咸阳四达客车(通常指咸阳长运集团下的客车业务)的这段历史及其面临的困境。这确实是一个典型的“陕西制造”的辉煌与衰落案例,体现了企业在技术引进、市场竞争、战略转型等方面可能遇到的挑战。
"辉煌时期:引进航空技术,领跑出口"
1. "技术背景":咸阳四达客车(或其前身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确实有与航空领域技术相关的背景。这通常指的是其零部件或整车制造过程中,应用了航空技术或标准。例如,可能涉及高强度材料的应用、精密加工工艺、气动外形设计、可靠性要求等。这种技术背景在当时是中国客车行业中相对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在制造大客车时,航空技术的严谨性和高强度要求有助于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 "出口领先":凭借这些先进的技术优势和相对成本优势,咸阳四达客车曾在中国客车出口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特别是在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市场,其产品因为性价比高、技术可靠而受到欢迎,为中国客车“走出去”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段时期是咸阳客车制造业的“黄金时代”,也是陕西制造实力的一种体现。 3. "品牌声誉":“四达”客车因此积累了良好的国际声誉,被视为中国客车出口的一个标杆。
"“之殇”:辉煌背后的隐忧与衰落"
“之殇”意味着辉煌之后潜藏的危机和最终的衰落

相关内容:

“继西安西沃客车、骊山客车之后,这是小编关于陕西客车制造业的第三篇文章,其主角是咸阳的四达客车。这篇文章主题词是“殇”,殇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它虽然意为逝去,但也蕴含了曾经的辉煌。那么四达客车都有什么样的传奇故事呢?我们,走起!”

01—

四达客车,也是军工基因

细数诞生在陕西本土的汽车制造厂商,我们会发现基本上都有着军工基因。例如,宝鸡的陕汽重卡诞生在三线建设时期,西安的西沃客车隶属于西飞公司,骊山客车和四达客车则是源于部队企业。

其中,四达客车是源于1959年,在咸阳武功县创建的第5702工厂,这是一家主要从事飞机维修的高技术企业,早期并不从事民用产品的制造。

上世纪70、80年代,很多军工企业开始转型生产民品,造暖瓶、造洗衣机、造电视机、造电冰箱等的工厂遍地开花。第5702工厂也不例例外,1986年它选择了跨界进入技术含量、市场价值更高的大客车领域。

02—

航企造车,降维打击

航空企业跨界生产客车,对于武功县的这家企业来说,似乎是手拿把掐的事儿。事实上,第5702工厂造客车确实有一些优势,大致上来说主要有三点。

其一,是区位优势:造客车最核心的部件是底盘,而位于宝鸡岐山县的陕西重汽,距离武功县只有几十公里,就能供应造车所需要的底盘。5702工厂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是很多客车厂都不具备的优势。

其二,是技术优势:航空企业造客车,技术复杂程度指数级下降。对于有着近30年修理飞机技术积累的5702工厂来说,这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其三,是市场优势:90年代前后,国内经济高速发展,铁路网络尚未完善,公路客运需求极大。而西北的客车制造业相对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客车基本上供不应求。

03—

航材客车,一炮而红

1986年,工厂推出的首款车为SX680型客车,命名为通达牌客车,之后更名为的“四达客车”。值得一提是,5702工厂在造车的过程中,将很多航空工艺,以及航空复合材料应用到了其生产的客车上面。

其中,为了解决客车漏水问题,工厂采用了飞机密封技术改良车顶结构。为提高客车耐用性,其底盘采用飞机减震材料。因此,四大客车在西北地区复杂的路况环境下,表现出了远高于同类客车品牌的可靠性。

与此同时,四达客车与陕西重汽一样,都加入了中国重型汽车工业企业联营公司。这也为四达客车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渠道上的助力。

04—

开创中国大客车批量出口先河

1989年,四达客车参加菲律宾国际客车招标大会。搭载了陕汽底盘,航空材料和工艺的四达SDJ6110车型客车一举中标。当年四达客车出口了菲律宾75辆大客车,开创了国内客车厂商批量出口大型客车的先河,这也大大提升了四达客车的知名度。

之后,四达客车再接再厉,又相继推出了搭载后置发动机、客车专用空调的SDJ6120车型,适应了国内大客车舒适性、高端化的发展趋势。此外,工厂还采用天津客车厂的TJ620B底盘,推出了SDJ6470高顶轻型客车产品,也很受市场认可。

1990年,工厂正式更名为四达汽车制造厂,在西北地区已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而后起之秀合资厂商西安西沃客车,要到三年后的1993年才组建成立。

05—

快速发展,引进国外技术

事实上,在2008年京津高铁开通之前,特别是上世纪80、90年代,都是国内的客车制造业的黄金时期。

进入90年代,四达客车的发展也很快。当时市场上最为流行的是长途卧铺客车,四达客车也紧随潮流,推出过SDJ6110W卧铺车型,在新疆、甘肃、陕西等长途客运市场,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

进入21世纪,四达客车又与澳大利亚Volgren傲群公司合作,引入国外造车技术,打造了SDJ6121HK等拥有全铝车身的Brave Lion威狮系列客车产品。在当时,郑州宇通与德国MAN合作的猛狮客车,与四达旗下的的威狮客车,一时也成为行业“双狮”的美谈。

06—

由盛入衰,终归记忆

2000年之后的客车市场,竞争压力是非常大的,并且行业内已经形成了郑州宇通、厦门金龙、苏州金龙、中通客车、丹东黄海等巨头企业。它们生产规模大、技术积累也深厚,产品性价比更高,再加上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地方小体量的客车厂,开始大面积没落。

在市场萎缩、竞争压力增大的双重打击下,四达客车也逐步陷入了经营困境。此后,工厂也曾尝试被金龙客车整合,但最终也未能实现。2010年,四达客车寻求3亿元卖身,最终也没有找到接手方,进而逐步淡出了大家的视野。

回顾一下四达客车的创业历史,开创过国内大客车批量出口先河,也曾经引入国外造车技术,有过辉煌但终归没落。时至近日,咸阳四达客车与西安的西沃客车、骊山客车一样也都品牌陨落,一起汇聚成了陕西客车制造业的伤心太平洋,不得不让人耿耿于怀。

发布于 2025-11-08 03:30
收藏
1
上一篇:揭秘半成品之谜,为何本田冠道2.0T配9AT不敌1.5T版机械匹配? 下一篇:东风504拖拉机凭借实惠耐用俘获用户心,价格区间3.6万~5.5万,性价比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