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依山傍水,探寻宝藏中的中国县城风采

我们来勾勒一下“中国县城概况:南陵——依山傍水,宝藏小城!”的画像:
南陵县,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地处长江下游南岸,是一个典型的依山傍水的县城。它的“宝藏”特质,则体现在其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和逐渐被发掘的潜力上。
"核心特点:"
1. "依山傍水,生态优越:" "山水环绕:" 南陵北临浩渺的长江,境内山脉连绵,有著名的"黄山山脉余脉"(如九华山部分支脉)和"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虽然主体在青阳,但南陵紧邻,共享生态圈)。山区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良好。 "水网密布:" 长江穿境而过,还有青弋江等支流流经,形成了丰富的水系,既有水乡的韵味,也为农业和渔业提供了便利。 "气候宜人:"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适合居住和发展多种农业。
2. "“宝藏小城”,潜力无限:" "资源丰富:" “宝藏”不仅指自然资源,也指人文和经济潜力。 "矿产:" 历史上以煤炭、石灰石等矿产闻名,为早期工业发展提供了基础。 "农产品

相关内容:

南陵县隶属于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过渡地带,是一座低调而美丽的小城!

1.南陵县的基本概况:

南陵县,安徽省芜湖市辖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东邻芜湖市湾沚区、宣城市宣州区,南接宣城市泾县,西南与池州市青阳县毗邻,西与铜陵市、芜湖市繁昌区接壤,北连芜湖市郊。地处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过渡地带,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陵县辖8个镇,总面积1263.7平方千米。南陵县户籍人口为53.9万人。

2.南陵县的自然条件:

南陵县地处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内力作用以断块或轻度抬升与坳陷作用为主,外力作用抬升区以侵蚀、剥蚀和溶蚀作用占主导地位,坳陷区则发生地面加积作用。构成了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的地貌组合。各地因内、外力作用的差异,西部边缘以低山、丘陵地貌组合为主,中部以丘陵、台地和平原地貌结构占主导地位,东部则以圩区平原和洼地平原为主。

属北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东亚季风盛行,受冷暖空气频繁交替显著。气候的特征表现为: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气象灾害,特别是水、旱灾害较为频繁。

3.南陵县的历史文化:

青铜几乎是南陵从古而来的一张身份证,这张珍贵的身份证,穿越漫长岁月,历经沧海桑田,串接古今。直到今日,我们仍能在南陵的区域里,见到那些极具代表的青铜器,包括冶炼制造的痕迹和技术。南陵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遗有大工山古铜矿冶遗址、皖南土墩古墓群、牯牛山古城池遗址,均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芜湖的板龙灯,尤其是南陵县许镇镇的板龙灯,是当地春节期间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这种传统活动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南陵板龙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元末,成熟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每逢春节,当地人通过舞动板龙灯来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4.南陵县的经济发展:

南陵县地处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过渡地带,半山半圩,属北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空气温暖湿润,阳光充足,良好的气候条件尤其适宜香菇等食药用菌生产。南陵县是全国农业(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县,安徽省特色蔬菜(食用菌)十强县,安徽省安全优质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上世纪八十年代,食用菌产业已是南陵县三大经济支柱之一(大米、茡荠、食用菌),其中籍山镇九连食品罐头厂生产的“胡玉美”牌蘑菇罐头全部出口到日本、美国,为国家赚取了大量的外汇,至九十年代,全县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运输等产业的人数就有八千多人,种植面积一万多亩,涉及205、318国道沿线的十多个乡镇。

南陵县汽车及零部件首位产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已聚集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企业近百家,涵盖整车改装、汽车电子、电机外壳、油箱、轮毂等多个品类,2023年全县规上汽车产业产值52.3亿元,同比增长28.4%。

5.南陵县的交通区位优势:

南陵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位于长江开发开放梯度推进的结合点,处于杭州都市圈、南京与合肥经济圈内。县内有多条重要交通干线交汇,包括205、318国道,以及457、460省道,G50(铜南宣)高速公路和芜黄高速公路构成“一横一纵”干线结构。合福高铁穿境而过,实现了与国家“八横八纵”高铁骨干网的快速衔接。南陵县与长三角重点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构成“3小时经济圈”,形成与周边发达城市之间的“4小时交通经济圈”。

6.南陵县的旅游资源:

小格里森林公园,位于南陵县烟墩镇霭里村,有“安徽香格里拉”之称,它位于3A级景区霭里景区内,小格里保持着原始、天然、生态的风貌,面积近24平方公里(含格里森林景区),是地球北纬31°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次生林。森林覆盖率极高达到90%以上,植被繁茂,空气清新,日常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26000个,有“天然氧吧”之称,是华东地区不可多得的原生态景区和养生福地。

大浦乡村世界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研学基地。位于南陵县许镇镇,205国道旁,景区有大浦欢乐岛、世界第一海啸馆、现代农业体验园等多个园区。游客来此打卡的热门景点便是粉色火山,还推出了全国首创的火山烟花秀,更有稻草王国、欢乐牧场、莲花玻璃桥、玻璃漂流等丰富的游玩项目等你来体验。

奎湖省级湿地公园,位于南陵县许镇镇,紧依205国道,距芜湖市仅16公里,总面积505.37公顷。湖区水面广阔,潭深清澈,湖中有荷花墩等七个岛状土墩,因在湖中对应天上北斗七星,故得名奎湖。公园为免费开放型,有三国时期周瑜训练水师的点将台;有流传已久的“周瑜打黄盖”的典故和黄盖墓;有湿地公园宣教馆、观鸟台、乡村集市,成为近万只鸟类等野生动物乐园和市民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大工山,位于工山镇境内,主峰芙蓉峰海拔558米,为南陵县最高山峰。大公山巍峨壮丽,山色郁郁青青,南陵十景之“工山削翠”便来自于旧县志描绘的“秀削芙蓉、色凝螺黛”。大工山森林总面积1.6万亩,森林覆盖率90%以上,是森林浴和有氧运动的绝佳处。

板石岭景区,国家3A级景区,位于家发镇。景区分为板石岭和硐山阮两个片区,素有“千年丹桂·万亩竹海”之美誉。

千山水库,依山而建,建于大工山之南,灵山寺之前,山泉叮咚,从山林密集之处而生,经溪流而汇集,成淙淙之势而奔入千山水库。水库两岸炊烟袅袅,山谷间隐约回荡着鸡鸣犬吠声,向远处眺望,依稀能看到几户人家,不禁也让人感慨,南陵,好山、好水、好风光。

7.南陵县的特产名吃:

霭里八大碗,来自八仙过海的传说,是由老鸡汤、红烧鱼、霭里小炒、狮子头、仓里子糕、红烧肉、粉蒸肉、红烧蹄膀八道菜肴组成,是热情好客的霭里村人宴请亲朋好友、招待远方贵客的传统习俗,一般每桌八人,桌上八道菜,上菜时用大碗,摆成八角形。吃“八大碗”,用“八仙桌”,每桌坐八人,这是代代相传的习俗。八大碗粗中有细,荤素搭配,风味独特。

蝌蚪山云雾鸡汤,此汤选用的是蝌蚪山下散养在树林中的土鸡,高山泉水炖鸡汤,鲜中带甜,甜中含香,香味四溢,余味回甘,鸡汤汤色清亮,油色金黄,鸡味浓郁不腥,肉质紧实不柴,鸡皮软弹润滑,肉嫩汤鲜,令人回味。

奎湖漂鱼,肉质细腻,味道独特,汤汁鲜美,享誉各地,每年都会吸引许多游客,纷纷前来品尝美味佳肴。正宗的奎湖漂鱼,需要选用奎潭湖中自然生长的鳙鱼(因它头大,俗称胖头鱼),以及奎潭湖的水,当地也一直流传着“湖水煮湖鱼”的讲法。奎湖漂鱼有红汤和白汤两种做法,红汤甜辣,白汤鲜嫩,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口味。

注:欢迎交流学习,如有雷同请告知,有不足请指正。

发布于 2025-11-08 08:37
收藏
1
上一篇:安徽之美,探寻千年古韵,尽享皖地风光 下一篇:走进县城看发展,安徽南陵——江南小城绘就强县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