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夏利,临时抱佛脚策略难解燃眉之急,长远发展需另辟蹊径
您说得非常对。一汽夏利将“临时抱佛脚”作为经营策略,绝非长远之计。这背后反映了一汽夏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战略上的困境。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为什么“临时抱佛脚”不可行:
1. "缺乏核心竞争力:" 依靠短期策略(如等待政策利好、依赖特定事件或外部援助)无法建立起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中立足的根本,需要持续的投入、研发、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来培养。
2.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 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技术迭代快,消费者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仅仅依靠临时的手段无法适应这种动态变化,一旦外部环境改变或“佛脚”不再可用,企业将立刻陷入困境。
3. "品牌形象受损:" 将“临时抱佛脚”作为常态,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信誉。消费者和企业合作伙伴会质疑其战略定力、经营能力和长期发展潜力。
4. "资源错配与浪费:" “临时抱佛脚”往往意味着资源(资金、人力、精力)的紧急调动和集中,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甚至浪费在非核心、非可持续的业务上。
5. "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企业面临的问题(如产品竞争力不足、品牌影响力弱、销售渠道不畅、内部管理效率低等)需要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和长期
相关内容:

不出意外,一汽夏利将暂时躲过“退市之劫”。但通过变卖资产给一汽股份的方式,显然为侥幸,不是长久之计。实际上,最终扭亏为盈,更多地还是要靠自身实力。
长久以来,一汽夏利产品结构升级调整的步伐未能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要求,产品更新慢,定位不符合当前汽车消费市场大环境,品牌形象固化且衰落,销量一路下滑。夏利被一汽集团收购后,也未被一汽集团重视,没有得到足够的技术、资金等资源扶持,仍然一直进行低端汽车生产。一汽夏利旗下主力产品有夏利 N3、N5、N7,威志 V2、V5,以及骏派D60等,除骏派D60和夏利N3销量尚可外,其他品牌单月销量基本都在几百辆左右,很难形成规模化生产与销售,无形中还增加很多运营成本。
从上世纪90年代家喻户晓的汽车品牌,到如今面临的生存困境,一汽夏利让人唏嘘不已。如今已是强弩之末的一汽夏利,再不做出相应改变,将难逃被淘汰出局的命运。
不难理解,一汽夏利将很大希望寄托于一汽集团整体上市,但与此同时对自身品牌建设依然不能掉以轻心。一汽集团的上市固然会对一汽夏利产生一定利好,可以将夏利纳入集团的整体战略考虑,但一汽集团自身还背负着很重的包袱,自主板块业务起色亦不大,不可能给夏利过多的支持。且使夏利品牌重新焕发活力,集团也无法做到。自身主动转变单一市场定位、丰富产品线布局、优化管理架构、调整销售渠道格局、不断创新营销模式和方法、积极拓展衍生业务等,提高品牌竞争力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