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不退款?记者陪办!保定市民成功维权,退款到手!
这是一个典型的新闻报道标题,暗示了一个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成功案例。根据这个标题,我们可以推断出以下信息:
1. "核心问题:" 保定市民在驾校报名学车后,因各种原因(可能是服务不到位、合同问题、被诱导消费等)要求驾校退款,但驾校拒绝退款。
2. "介入方式:" 消费者向有关部门投诉后,问题仍未解决。在此背景下,记者介入,扮演了“陪办”或监督者的角色,帮助消费者与驾校沟通或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3. "结果:" 经过记者的介入和努力,保定市民最终成功拿回了被驾校扣留的退款。
"总结:" 这个标题报道了一个消费者在遇到驾校不退款的问题时,通过媒体(记者)的介入,最终维护了自己合法权益的案例。
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信息,比如具体的驾校名称、记者来自哪家媒体、退款的具体金额、遇到的问题细节以及解决过程等,通常需要阅读完整的新闻报道原文。
相关内容:

本报讯(记者刘浩 见习记者褚梦月 实习记者刘丹)6月19日,《陪办》栏目报道,保定市民王先生找驰安驾校退费,驾校不仅拒绝退钱,还拒接电话且将微信拉黑。详见:《保定一市民找驾校退费吃"闭门羹",咋办?》(保定一市民找驾校退费吃"闭门羹",咋办?)。7月1日,记者了解到,王先生已收到退款。
事件报道后,驰安驾校总负责人主动联系《陪办》栏目记者。该负责人表示,希望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了解详细情况,并出面协调退费问题。记者将此事告知王先生,双方就退款问题进行协商。

(王先生签署协议书)
6月30日,记者接到驰安驾校总负责人的电话。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双方的协商,最终达成一致,驾校退款500元,并配合王先生办理转档案手续。

(转账记录)
7月1日,王先生告诉记者,已经收到驾校退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