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秒破百神车,空气悬挂低至0.7L油耗,奇瑞SUV月销1101台之谜揭晓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奇瑞 Aionix X 这款车拥有非常吸引人的参数:3.8秒破百的性能、先进的空气悬挂以及惊人的0.7L/100km油耗,按理说应该大卖,但实际月销仅1101台,确实与其产品力不太匹配。主要原因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品牌力与市场认知:"
"奇瑞品牌形象:" 相较于主流的合资品牌(BBA、丰田、本田等)或一线自主品牌(比亚迪、吉利、长安等),奇瑞在品牌形象、豪华感和技术领先性方面,尤其是在高端市场,仍然需要时间积累和提升。很多消费者在购买高端或豪华属性强的车型时,品牌溢价和认可度是重要考量因素。
"消费者心智:" 长期以来,奇瑞在部分消费者心中可能仍停留在“性价比”或“经济型”汽车的品牌形象,要扭转这种认知,让消费者接受其高端产品线,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2. "产品定位与价格策略:"
"定位模糊:" Aionix X 定位在高端智能电动SUV领域,与理想L8/L9、蔚来ES6/EC6、小鹏G9等直接竞争。这个价位段竞争激烈,对手们往往拥有更完善的生态、更强的品牌号召力或独特的价值主张。
"价格敏感
相关内容:
家人们见过这么 “憋屈” 的好车吗?3.8 秒就能破百的狂暴加速,高端车才有的空气悬挂,WLTC 工况下油耗低至 0.7L / 百公里,综合续航直接干到 1300 公里,起售价才 17.28 万!这配置放在同级车型里,简直是降维打击的存在,可它上个月销量才 1101 台,在中大型 SUV 里排第 29 名,连竞品零头都不到!这就是奇瑞星途旗下的星纪元 ET,一台被网友戏称 “理工男的诚意之作,却不懂市场的寂寞良驹” 的 SUV。明明参数炸裂、价格良心,为啥就是卖不动?今天咱们就来深扒这背后的门道,看看这台 “宝藏车” 到底输在了哪儿!

先给没了解过的朋友科普下,这台车的硬件有多能打!作为奇瑞高端品牌星途的旗舰 SUV,星纪元 ET 直接把 “堆料” 做到了极致。动力方面分增程和纯电两个版本,纯电双电机版能爆发出 562 匹的最大马力,691 牛米的峰值扭矩,零百加速仅需 3.8 秒,踩下电门就能感受到推背感,比不少百万级跑车还猛!增程版也不含糊,1.5T 增程器 + 四驱系统,总马力 469 匹,破百才 5.9 秒,WLTC 综合油耗 0.7L / 百公里,亏电状态也才 5.2L,加满油 + 充满电能跑 1300 公里,跨省自驾游都不用半路补能。
底盘配置更是诚意拉满,前双叉臂独立悬挂 + 后五连杆独立悬挂的组合,这可是豪华车才有的配置,大部分同级车型还用着麦弗逊前悬呢!而且多数车型都配了可变悬挂,高配直接上空气悬挂,不管是过减速带还是走烂路,都能过滤掉大部分颠簸,舒适性直接拉满。尺寸方面也不含糊,车长 4955 毫米,车宽 1975 毫米,轴距更是达到了 3 米整,妥妥的中大型 SUV 身材,车内空间宽敞得很,后排跷二郎腿完全没问题。

价格方面,星纪元 ET 更是诚意满满,17.28 万就能买到中大型新能源 SUV,要知道同级别的问界 M7 起售价都要 24.98 万,理想 L6 也要 21.98 万起,星纪元 ET 直接比竞品便宜好几万,性价比简直逆天。按说这样的 “六边形战士”,销量怎么也得月销过万吧,可现实却是月销千台,这到底是为啥?
其实问题的根源,首先出在产品定位和设计上。咱们先说说尺寸,星纪元 ET 虽然轴距达到 3 米,车宽也够宽,但车高只有 1698 毫米,还不到 1 米 7!作为中大型 SUV,消费者买它图的就是大气的气势,可星纪元 ET 这身高比同级的问界 M7(1760 毫米)、理想 L6(1735 毫米)都矮不少,从侧面看显得有点 “扁”,少了中大型 SUV 该有的霸气,很多喜欢 “大空间、大气势” 的消费者直接就 pass 了。

更让人费解的是座椅布局,3 米的超长轴距,居然全系都是 5 座布局!现在很多家庭买车都刚需 6 座,尤其是中大型 SUV 市场,6 座车型卖得特别火,理想 L6、问界 M7 都有 6 座版本可选,能满足二胎家庭或者经常带老人出行的需求。可星纪元 ET 偏偏不提供 6 座选项,硬生生把这部分刚需用户推给了竞品。有网友吐槽:“3 米轴距搞 5 座,后排空间是大,可我想要 6 座啊!一家老小出门不够坐,再香也不能买!”
内饰设计也存在不少争议。星纪元 ET 的内饰用料确实扎实,大面积软性皮革包裹,触感细腻,豪华感十足,但设计上却有点 “剑走偏锋”。断开式的副仪表台设计,跟以前的 MPV 很像,有人觉得这样储物空间更灵活,也有人觉得多此一举,不如传统样式实用,而且看着有点突兀。还有方向盘前方的悬浮式液晶仪表,位置偏高,看着有点不协调,如果设计成嵌入式,档次感肯定能提升不少。两辐式方向盘造型挺个性,更吸引年轻人,但星纪元 ET 的目标用户其实更偏向家用,这设计有点 “抓错了重点”。

除了设计和定位,增程版的配置短板也很致命。作为销量主力的增程版,居然全系都是后驱,没有四驱选项!要知道在 20 万级新能源 SUV 市场,很多消费者都看重四驱系统,尤其是北方用户,冬天冰雪路面四驱更安全。而且同级的理想 L6、问界 M7 都有四驱版本可选,星纪元 ET 增程版偏偏少了这个选项,直接流失了不少潜在客户。动力方面,增程版零百加速 5.9 秒,虽然日常家用够了,但跟理想 L6、问界 M7 的四驱版比起来,还是慢了不少,现在消费者买新能源车,对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够用” 已经满足不了了。
更关键的是,增程版居然没有激光雷达,智驾水平也只支持高速智驾,而现在很多 20 万级的新能源车都已经标配激光雷达和城市智驾了。要知道现在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对智能化和智驾功能特别看重,星纪元 ET 增程版在这方面的短板,让它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有网友说:“我买新能源车就是冲着智驾去的,星纪元 ET 增程版连激光雷达都没有,智驾水平也一般,果断选了其他车。”

品牌影响力不足也是重要原因。虽然奇瑞是老牌车企,造车技术没话说,但星途作为高端品牌,市场认可度一直不高,之前推出的车型销量也都不温不火。反观理想、问界这些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已经积累了很高的知名度和口碑,消费者买的时候更放心。很多人买车不仅看产品力,也看品牌,星途的品牌力支撑不起中大型 SUV 的定位,不少消费者宁愿多花点钱买理想、问界,也不愿意选星途。
还有营销方面的问题,星纪元 ET 的宣传力度明显不够,很多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这台车的存在。理想、问界擅长通过社交媒体、线下体验等方式打造爆款,而星纪元 ET 的营销相对传统,没能让更多潜在客户了解到它的优势。有网友说:“我最近想买车,看了理想 L6、问界 M7,根本不知道还有星纪元 ET 这么个车,后来还是刷视频才看到,这营销也太佛系了!”

网友们对这台车的评价也很两极分化。支持的网友说:“星纪元 ET 真的是被低估的好车,硬件配置拉满,价格又良心,开起来特别舒服,油耗也低,懂车的人都知道它的好!”“奇瑞的技术没话说,星纪元 ET 的底盘和动力都很棒,就是营销和设计拖了后腿,太可惜了!” 反对的网友则说:“没有 6 座、增程版没有四驱,这些都是硬伤,家用车谁能接受?”“品牌知名度太低了,保养维修都不方便,不敢买!”
其实星纪元 ET 的遭遇,反映出了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转型中的困境。奇瑞作为 “理工男”,造车技术没话说,产品力也足够强,但在市场洞察、设计审美和品牌营销方面,还是不如新势力车企。星纪元 ET 就像一个 “学霸”,基本功扎实,但不懂怎么讨好 “考官”(消费者),最终没能取得好成绩。

不过话说回来,星纪元 ET 的产品力确实很强,17.28 万的起售价能买到这样的配置,性价比真的很高。如果能针对市场反馈进行改进,比如增加 6 座版本、增程版提供四驱选项、优化内饰设计、加大营销力度,相信这台车一定能逆袭。毕竟消费者买车最终看的还是产品力,只要产品够好,再加上合适的营销策略,就一定能被市场认可。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星纪元 ET 卖不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星纪元 ET,还是理想 L6、问界 M7 这些竞品?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吧!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