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Q5L三年缩水20万,保险条款疑云重重,车主巧妙应对不虚此行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奥迪Q5L车主的情况,看看他经历了什么,以及他的操作是否真的“不亏”。
"核心情况解读:"
1. "车辆贬值严重:" 奥迪Q5L开三年贬值20万。这个贬值额相当惊人。通常来说,豪华品牌SUV在前几年的贬值率会高于普通家用车,但20万属于比较极端的情况。可能的原因包括:
"市场供需变化:" 某段时间Q5L市场供应过剩或需求下降。
"品牌形象影响:" 奥迪整体或Q5L自身可能出现了某些负面信息影响市场认知。
"配置选择:" 低配车型的保值率通常更低。
"个人使用痕迹:" 车辆的行驶里程、保养情况、是否有事故等都直接影响二手车价格。
"宏观环境影响:" 经济下行、油价高等因素也可能抑制二手车需求。
2. "保险疑问连连:" 车主在检查保险时发现了问题。这可能是:
"条款理解不清:" 之前购买保险时,对某些条款(如免赔额、免赔率、不计免赔率、附加险种等)理解有误。
"理赔纠纷:" 可能有过一次或多次理赔经历,对理赔流程、费用承担、定损标准等有疑问。
相关内容:
大家好,检车家老司机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东子,作为一名二手车检测师,每天总能见到各色各样的车子,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欢迎大家和我一起体验有趣的二手车,感受有趣的灵魂。

今天给小伙伴们分享一台经历曲折的二手车,2020年初上牌的20款奥迪Q5L 45T运动型。首先这车的价格就不对劲,正常行情30万左右,而它只卖25万,比行情便宜了5万,跨度很大!按照当初的落地价格来推算,原车主应该亏了20万不止!三年时间不到,有点儿伤不起呀!

但真实情况却是车主亏的很少,只因为一个骚操作!其次在东子检测完车况之后,感觉有两个问题比较诡异,想不通是怎么产生的,最后不得不求助保险公司才知道原委。到底怎么回事,还是从车况开始探究吧!

买车的客户人在外地,东子独自面对二手车商,对方还算友善,把所掌握的情况都作了交待,车头事故,拆过很多东西,也换过很多东西,所以价格便宜!东子全部记下来,初步认定这位车商为良心车商!后面再看他的表现,先开工验车!
车系年款:2020款 45 TFSI 尊享运动型
出厂时间:2019-12
表显里程:61079KM
厂商指导:47.09万
车商底价:25万

老规矩,先看车顶有没有后喷漆,根据表面有没有飞漆、流漆、黑点、橘皮纹、触摸手感和漆面厚度来综合判断。没有喷漆的话,就取一个漆面厚度的均值作为原车标准来参考,以此来检测其它地方的漆面是不是有问题!车顶取下来是150μm左右,在此基础上浮动20-30μm都是正常的!

来到车头位置,从机盖开始检测车身漆面,平均110μm,机盖没问题!小划痕小掉漆也没有看到!但是前保险杠拆装喷漆了,一会儿需要留意发动机舱内部有没有损伤。

左侧车身只有前叶子板喷漆,漆面厚度255μm,不过覆盖面积不大,小擦挂造成的,不用在意!

车尾都是原厂漆,后备箱盖的铰链螺丝也不存在拆装拧动痕迹,后保险杠都还是原厂配件,可以解除追尾事故的警报了!

右侧车身同样都是原厂漆,漆面厚度均在160μm左右,整个外观只有前保险杠和左前叶子板喷漆,划痕不多,东子愿意给它打9分!

打开机盖检测发动机舱,2.0T高功率发动机静坐其中,动力数据就不详细介绍了,三代EA888优化了烧机油的问题,但没有完全根除,后期渗油漏油也是大概率事件,与之匹配的7挡双离合变速箱在低速的时候还是会有顿挫,但瑕不掩瑜!

机盖铰链螺丝保持了原封未动的状态,结合外侧原厂漆的情况,认定为原厂配件。

两侧叶子板同样是原厂配件,里侧叶子板梁完好无损!

对比两侧大灯的制造日期,右侧是19年11月,符合车辆总装出厂程序,左侧则是21年4月,不用看螺丝就知道后更换了!这也说明车头左前角这里发生过刮蹭!

大灯框架没问题,螺丝没动,金属框架没有变形和维修;水箱框架也没问题,下方的左前纵梁清晰可见,同样没有问题。

冷凝器、散热器、风扇都没问题,从缝隙中伸进去手机,拍到了前防撞梁的固定螺丝,并没有拧动拆装痕迹!梁体有没有变形损伤就要从底盘下面观察了,不管怎么样,车头大事故的警报可以解除了!

发动机机械部分发现了不对劲,气门室盖螺丝有拧动痕迹,而且黑色的密封胶也是后打的!

进气歧管和排气歧管也拆下来过,包括辅助性的发电机以及压缩机都有拆卸痕迹!才开三年六万公里的车子,按道理来说不应该动这么多东西,而且看这种架势,发动机大概率吊装分解维修了,一会儿可以从底盘来验证!

防冻液失效了,冰点不足零下-5度,需要更换;其它油液的状态还行,电瓶也没问题。

进入车里,内饰整体成色还很新,局部能看出使用痕迹,比如座椅!并且相比较大气的设计,中控屏显得小了!

全车没有大事故,安全配置部分就不用担心了,东子也确认了气囊和安全带没问题。

座椅磨损偏大,而且固定螺丝存在拆装痕迹,大家还记得拆座椅的几个因素吗?改装?翻新?维修电子模块?还是清理积水污垢?谨慎起见,我们还是细致排查一下周边!

拆开门槛饰板,看到有少量泥沙!记下来!

拆开仪表台侧面盖板,没有拆装痕迹,也没有泡水生锈痕迹!

再看地毯下面,转向管柱位置,OBD插接口、点烟器和安全带卡槽等边角缝隙处,都比较干爽整洁,没有泡水产生的生锈发霉泥沙等问题。副驾驶座椅没拆,更加确认车辆没有泡水!

功能按键部分一切正常,奥迪的质量,还是能维持三五年时间不出故障!我们把车出去上底盘!

底盘一眼看过去平整度非常好,没有大面积的渗油漏油,也没有托底刮蹭痕迹!想到发动机吊装的问题,东子直奔发动机下面。

果然,发动机分解维修实锤了!棘爪螺丝拆装,油底壳拆装,后端螺栓拆装,完全符合吊装大修的操作逻辑!

变速箱也拆下来了,但没有维修,属于吊装发动机的附带操作。

前副车架和前轮悬挂也都属于附带拆装,其它底盘件没什么异常!

从下面观察前纵梁与前防撞梁连接的位置,没有变形损伤。

到这里整车就全部检测结束了,总体来说,车况良好,唯一的问题就是发动机吊装分解大修,可是才开三年6万公里的车,为什么大修发动机呢?高温爆缸了?另外还有一个大大的疑问,这个车况跟车商说的不太一样,车头没什么事故啊,车商为什么乱报车况?而且是往坏里说?

百撕不得骑姐的时候,车商拿出了一份保险理赔记录!竟然赔付了15.9万,东子一一核对了维修明细,正是车商刚开始说的情况,但不符合实际情况,比如机盖明明还是原厂的,而且维修金额也达不到15.9万!车商听了有点儿纳闷,买车的客户也不明就里,东子说要不问问保险公司!

车商把电话打过去,结果人工查询告知是报的水淹,这就更离谱了!检测只有门槛有一点泥沙,其它地方都好好的呀!人工那边给不了答案,具体情况还得问当时的定损员,于是要到了定损员的电话,打过去了解,原来车辆确实是进水了,不过是发动机进水,内饰只有地毯进了一点水!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修发动机了,可是还有一个疑问,修发动机也用不了15.9万呀!定损员再次给出了答案,因为车主跟保险公司做了协商,走全损赔付,但车主自己保留车,自己掏钱维修接着用,不拿给保险公司回收,这样全损金额就少很多!换句话说,这是车主联合保险公司做的一份假数据。

真相大白!算上保险公司的赔付和卖车的钱,车主卖车应该只亏了10万。东子知道有这样的操作,但真事还是第一次遇到!那么这台车就是发动机进水导致分解大修,地毯少量进水,按照进水的高度,不属于泡水车!这时候车商站了出来,表示原来谈的价格还作数,还可以提供发动机的质保,但是全损车很难再上保险,大家说值不值得买?

好了,今天的检测分享就到这了,我是检车家的一名二手车检测技师。喜欢就赞、不喜欢就喷。我修车多、读书少,写的不好,请大家多担待。检车家,愿做你最懂车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