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梁平地势优越,人口数量却不及开州、忠县之谜探究
重庆梁平区虽然地势相对较好,拥有一些平原和河谷地带,适合农业发展,但其人口数量未能赶上开州区和忠县等区县,这背后有多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
1. "历史沿革与行政地位差异:"
"开州区:" 历史上长期作为府、州、县治所在地,行政级别较高,历史积淀深厚,形成较早的城镇体系和集市网络。历史上曾是川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这种历史地位往往能更好地吸引和集聚人口。
"忠县:" 同样拥有较长的历史,是古代巴人的重要聚居地之一,忠州府的历史也使其具备一定的历史底蕴。其地理位置也相对突出。
"梁平:" 历史地位相对不如开州、忠县显赫,历史上行政中心变动或级别不高,可能影响了早期城镇的规模和吸引力。
2. "交通区位与基础设施:"
"开州区:" 地处重庆主城与万州之间,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如沪蓉高速、兰海高速)、铁路(包括高铁)和机场(万州机场辐射)的完善,其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极大地促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汇聚。
"忠县:" 位于长江沿岸,水运有一定基础,近年来也大力
相关内容:
地处重庆市东北部的梁平区,可以说是渝东北地势条件最好的区县了,因为这里有巴渝第一坝子之称的梁平坝子。按照一般思维,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多,自然就能聚集更多的人口。然而查阅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发现梁平区常住人口有约64.5万人,并非一个百万人口大区,赶不上邻近的万州、开州,甚至忠县、垫江都不如。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以下只是个人看法,不作任何参考。
首先是幅员面积,梁平区总面积约1892平方公里,面积远远没有万州、开州大,也比忠县面积小。理论上,面积越小,总人口就越少,所以说梁平面积相对较小,也是人口偏少的一个因素。

第二是被误解的地形。一提到梁平,很多人觉得梁平是纯平原区县,事实并非如此,梁平区境内有明月山、高梁山、南华山等大型山体,山地、丘陵在梁平境内也随处可见。假设梁平是一个纯平原的区县,估计发展也和现在不一样吧。

第三,梁平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个普通的县,在明清时期先后属于夔州府及忠州直隶州,解放后,梁平县属于大竹专区,后属于万县专区。梁平并没有成为县级以上的政治、文化中心,这或多或少对人口的聚集有影响。


第四,区位和交通因素。梁平在交通方面可谓是幸运儿,早早地通了火车(达万铁路),再后来通了高速公路,以及高铁(渝万客专)。完善便捷的交通,方便了梁平人们的出行,也对梁平人口流向产生影响。梁平地处重庆中心城区和万州之间,万州是重庆第二大城市,梁平紧邻万州,是万州的辐射区域。重庆中心城区对梁平的辐射,也随着高铁的开通增强了。梁平被万州和重庆双重辐射,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以一些人就流向了万州以及重庆。

(梁平旅游代表:双桂堂)
根据梁平官网的数据,梁平户籍人口93万,按照“粗暴”的减法一算,梁平外流人口有约28.5万人,占户籍人口的30%。

(梁平特产:柚子)
你说说梁平人口相对偏少的原因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