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探访江苏昆山,亲身感受,昆山之美远超网络赞誉
哇,这可真是让人惊喜!确实,很多关于昆山的评价都非常高,尤其是关于它的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和城市面貌。不过,能亲自去感受,并且觉得“比网上评价的还要好”,这说明了昆山确实在很多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甚至超出了普遍的预期。
通常来说,大家对昆山的普遍印象可能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而你的体验可能在这些方面甚至更进一步:
1. "经济活力与繁荣景象:" 昆山作为“世界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业基础雄厚,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非常发达。你可能看到了整洁、高效的工业园区,充满活力的商业街区,这些都可能让你觉得比想象中更有生气。
2. "城市环境与整洁度:" 昆山以其高水平的城市治理而闻名。街道干净整洁,绿化覆盖率高,公共设施完善,交通管理有序。这种精细化的管理可能让你觉得比很多地方都要好。
3. "营商环境:" 对于商务人士或者对这方面有了解的人来说,昆山以高效、服务的政府而著称。这可能意味着办事流程简化、企业服务到位等,让你觉得比网上听说的还要顺畅。
4. "宜居性:" 除了工作机会多,昆山也在努力提升生活品质,吸引人才。你可能感受到了相对安全、稳定、便利的生活环境,甚至是一些不错的休闲去处。
5. "“小而美”的精致感:" 昆山虽然经济体量巨大,但城市
相关内容:
去了趟江苏昆山,实话说,回到家还在回味,昆山比网上说的还要好,
这次出行没怎么计划,就是有一天刷到昆山的照片,水乡,古镇,绿树,公园,还有那碗热乎乎的奥灶面,心里一下就长了草,
说走就走,背起包,查了下高铁,买了票,选了昆山站,到了那边,刚下车就觉得空气里有种湿润的清新,
没有大城市那种压人的味道,这里像小时候下过雨的黄昏,带着泥土又带着水汽,
最先感受到的,是昆山的安静,城市有声音,但不会吵闹,马路上车不多,绿化带的树一排接一排,走在街上,脚下的路踩着舒服,连走路都变得轻松,
我方向感一般,到了新地方总要看导航,昆山的路网挺规整,公交站牌清楚,问路也没人不耐烦,随便拉个人,都会仔细给你指,
现在能遇到本地人不推销不忽悠,真算运气了,昆山的叔叔阿姨,话不多,但都很实在,

有一次找亭林园东门,站在路口发呆,一位大叔骑着电动车停下来,问我要不要载一程,说正好顺路,
我犹豫了一下,怕被骗,但他一路跟我聊昆山哪里舒服,哪里小吃好吃,哪里的房价比苏州便宜,快到的时候还提醒我别走错门,
我说谢谢,他笑着摆手,像看自己孩子一样,那会儿心里的戒备也就没了,
亭林园是第一站,门口不大,进去了里面空间很大,有人跳广场舞,有人下棋,湖边有老两口拉着手慢慢散步,湖里有鸭子划水,岸边一群小孩追鸽子,
我坐在长椅上,买了杯豆浆,拿着刚出炉的烧饼,咬一口,外皮酥脆,心里觉得,生活其实挺简单,有吃的,有阳光,有地方坐着就好,
中午去了城隍庙美食街,路两边全是小吃摊,油爆河虾在锅里翻腾,炸串串串在铁签子上吱吱冒油,
有个小伙子喊着自家蟹粉小笼,旁边大姐用苏州话推销糯米烧麦,

我边走边吃,奥灶面,清蒸白鱼,豆腐花,牛肉锅贴,肚子都快撑圆了,
吃到最后,老板还说晚上再来,夜市灯亮了,老昆山人才刚开始一天,
晚上又走河边,看见桥上有人唱歌,唱得挺有感情,也没人管音准,
有个穿花衬衫的大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跑调了大家也不笑,有人拍手有人跟着哼,
河面上灯光花花绿绿,风吹过来带点水汽,我坐在一边听歌,觉得这才是生活,
说交通,昆山适合自驾,不堵车,路宽,停车场多,节假日也不慌,
我没开车,住的酒店离高铁站不远,打车十几块钱,公交车干净,司机师傅不催不吼,站牌也清楚,
有时候觉得,城市的温度就在这些小地方,没人催你,没人抢你路,出门都觉得踏实,
第二天一早去了昆曲纪念馆,原本没打算去,就是路过时看见门口一群小孩在排练,咿咿呀呀的声音一下就吸引了我,

进了馆才知道,昆曲真是讲究,老戏服,曲谱,还有几张老照片,几位老艺人在后台喝茶聊天,
工作人员说,昆山人做事都认真,唱戏讲究,做菜也讲究,修路也不马虎,
我看了场小剧,台下观众有老人有小孩,没人玩手机,大家都静静地听,
出门时正好下点小雨,馆门口的石板路被雨水冲得亮亮的,走在路上,鞋子有点湿,但心情挺舒服,
昆山的古镇不少,最有名的还是周庄,网上都说周庄是江南水乡代表,我想着来了,肯定得去看看,
到了门口,发现人特别多,队伍像过年一样,商贩拿着小旗子吆喝,大爷大妈拖着行李,小孩嚷着要吃冰淇淋,
我在门口站了三分钟,最后转去锦溪古镇,锦溪明显安静很多,
小巷子里有阿姨卖糖葫芦,也有年轻人拿单反拍照,河边石板路偶尔有电动车慢慢开过,铃声清脆,
走累了找了家小店,点了份白水鱼和一壶菊花茶,老板娘见我一个人,多送了小菜,说慢慢吃,没人催,

我坐在窗边看河里倒影发呆,时间好像一下慢了下来,
如果说周庄是江南名片,锦溪就是写在背面的家书,都是水乡,味道却不一样,
其实昆山的小众地方挺多,千灯古镇也有意思,顾炎武的故居门票很便宜,
进门一股木头香味,院子里种满花,墙上爬青藤,晒太阳的猫趴在台阶上,
老房子里有书卷,砚台,还有祖先的手书,我一边看一边琢磨,古人写字那么好看,难怪大家都说家有藏书气自华,
走出千灯天也黑了,街头路灯亮起来,老人门口乘凉,孩子拿着糖人跑来跑去,
我在巷口买杯酸梅汤,老板娘一边忙一边跟我聊天,问是不是外地人,说听口音不太像,
我说是,她笑着说,昆山虽小,大家都爱来,这里没有大城市的花哨,也不怕你多问一句,

住酒店是临时订的,市中心连锁酒店,价格比苏州便宜不少,房间不大但干净,拉开窗帘能看到一片绿地,早上麻雀在树上叽叽喳喳,
酒店老板是东北人,在昆山做生意十几年,他说昆山好混,大家都实在,做什么都能踏实过日子,
我问他生意怎么样,他说忙是忙,但比大城市压力小多了,人活着就图个自在,
我点点头,觉得挺有道理,
说美食,昆山藏龙卧虎,老字号奥灶面,早晨一碗面,一碟小菜,汤头鲜,面条筋道,
还有糯米烧麦,皮薄馅足,咬一口满嘴流油,白水鱼,河虾,螺蛳,都是本地水产,新鲜得能看见鱼鳞在发光,
吃饭时听旁边两位大妈聊天,说现在外地人多了,菜价涨了点,不过生意好,大家都能沾光,
晚上在阳澄湖边溜达,这季节还不是吃大闸蟹的时候,湖边有家小饭馆,主打水煮鱼,味道真不错,
老板热情,跟人聊小时候怎么摸鱼,鱼怎么做成家常菜,我听得津津有味,最后还请我喝自酿米酒,

他说来昆山得喝一口,才算到过,我一口喝下去,舌头麻老板拍肩膀说,这才叫原汁原味,
这种热情像东北,但又带着江南的含蓄,
昆山的慢节奏,晚上更明显,街道两边小店灯光暖,路上没什么人赶时间,
我一个人走着,不觉得孤单,反倒像回到小时候村口,有人遛狗,有人慢跑,更多的是坐在路边唠嗑,
这种生活气,是大城市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第三天去了阳澄湖生态区,骑着小电驴沿湖边转一圈,风吹过水面带着泥土和青草的味道,
路边大闸蟹庄不少,虽然不是旺季,还是有人在招呼,我停下来和老板聊了几句,他说秋天一到,城里人都来,生意好得忙不过来,
他说等秋天再来,保证吃了不想走,我笑说有空肯定再来,他拍拍肩膀说路上小心别迷路,

在湖边发了会呆,觉得时间真能慢下来,有人钓鱼,有人野餐,一对夫妻带孩子捉蝌蚪,孩子抓到一只就跳起来,
旁边一群老大爷下象棋,围着一圈看热闹的,谁输了谁请喝茶,喝的还是自家泡的菊花茶,
我在一边看了会,没人赶你,也没人问是不是本地人,
昆山的烟火气就在这些小日子里,
说旅游,昆山景点多,最打动人的还是这些温柔的小细节,不是每个城市都能让你慢下来,也不是每个地方都让你不觉得是外人,
这次来昆山,没怎么打卡景点,也没去多少网红地,但每天都过得很满足,最贵的是吃饭,最难的是早点吃啥,最开心的是和陌生人聊家常,
在昆山的几天,我发现所谓性价比之王,不是便宜,是每花一分钱都能换来实在的幸福感,
离开那天,天还没亮,路上只有环卫工人在扫地,我拖着行李箱,回头看了眼昆山站的灯光,觉得有点舍不得,

坐在高铁上,窗外城市越来越远,我想着,这地方真不错,下次还会再来,秋天正好吃大闸蟹,
人不能总赶路,有时候停下来吃碗面,喝口汤,和陌生人聊聊天,就已经很幸福了,
昆山就是这种地方,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