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车主维权,太平洋保险因“维修费用过高”拒赔引发投诉潮
这是一个关于烟台车主投诉太平洋保险(PICC)因“维修费用过高”而拒赔的情况。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这起投诉的核心是:
1. "事件:" 烟台某车主遭遇保险事故(可能涉及车辆损坏)。
2. "索赔方:" 该车主向太平洋保险公司(PICC)申请理赔。
3. "保险公司行为:" 太平洋保险拒绝对此案进行赔付。
4. "拒赔理由:" 保险公司给出的拒赔理由是“维修费用过高”。
"通常情况下,围绕此类投诉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维修费用的合理性:"
车主通常会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的维修厂进行维修,并索要正式发票。
车主会质疑保险公司是否对维修厂的报价进行了评估,或者是否指定了维修厂。
保险公司可能会认为维修厂的报价过高,超出了其认可的行业标准或市场平均水平。这可能是拒赔的主要原因。
2. "保险条款与定损:"
车主需要核对保险合同条款,看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范围。
事故定损环节至关重要。如果定损时对损失范围、维修项目有争议,也可能导致后续理赔纠纷。
保险公司可能会依据其内部核损标准或委托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来判断维修费用是否
相关内容:
来源:【闪电新闻】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2日讯(山东经济广播记者)4月22日,烟台孙先生在山东经济广播《民生无小事》节目直播中反映,去年12月其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至今已4个多月,因太平洋保险公司不予理赔,导致其车辆维修完成后无法提车。节目中,孙先生表达了对太平洋保险服务效率及工作流程的质疑和强烈不满。(以下为《民生无小事》节目录音)

(孙先生提供事发现场照片)
车主质疑太平洋保险理赔员“人为设卡”
据孙先生描述,其驾驶的北京现代胜达轿车于2024年12月13日在栖霞市发生事故,对方车辆(福田箱式货车)负主要责任,投保太平洋保险。因异地维修不便,孙先生将受损汽车送至蓬莱某汽修厂维修,并与太平洋保险公司理赔员沟通,经确认同意后开始维修。孙先生认为维修期间无需介入保险公司与汽修厂的业务对接。然而,今年3月26日车辆维修完成后,太平洋保险以“维修费用过高”为由拒绝理赔,导致孙先生至今无法提车。
节目中,孙先生对太平洋保险公司理赔人员的做法提出质疑:
维修前,他曾要求理赔员对维修所需配件核价,但理赔员一直拖延,未给出报价,让其先修车;
维修中,太平洋保险未与汽修厂同步确认维修方案及价格;
维修完成后,汽修厂向太平洋保险公司提供了维修费用明细清单、配件厂供货单及旧配件照片等资料。经最终核算,汽修厂实际维修费用为3万元,而太平洋保险认可的费用仅为2.05万元,差价近万元。沟通中,孙先生发现理赔员未按汽修厂提供的维修清单全部录入系统,仅录入部分配件信息,遗漏了发动机油、变速箱油等辅料。
(以下文字整理自《民生无小事》录音)
孙先生:“最后修好了以后,他(太平洋保险理赔员)让大修厂提供了相关信息,大修厂把照片等都提供了。但他根本没按详单录入系统,只录了一小部分,辅料如发动机油、变速箱油等全部没录入系统。这是不是玩忽职守?”
孙先生还称,太平洋保险理赔人员录入系统的工时费“超1万元”,与汽修厂提供的7200元明细不符,导致保险公司审核价格与实际维修费用相差甚远。
(以下文字整理自《民生无小事》录音)
孙先生:“这个理赔员故意卡脖子。太平洋保险周主管称不理赔是因工时费1万多太贵,但我找大修厂核实,大修厂说早把维修费用明细发给太平洋保险了,工时费才7000来块钱。”
孙先生透露,他因着急提车,曾多次联系太平洋保险理赔员,对方不仅不主动理赔,还对其信息不回、电话不接。无奈之下,孙先生拨打太平洋保险客服电话反映问题,未得到任何解决。
太平洋保险回应:已上报山东分公司 承诺今日出结果
节目直播中,太平洋保险栖霞支公司周林主管承认存在“配件价格争议”,称已上报山东分公司,承诺在4月22日下班前给出最终定损方案。对于孙先生提及的“理赔员拖延报价”“系统录入不全”等问题,周林主管解释为“材料收集延迟”。
节目组跟进:将持续关注理赔进展
随后直播中,节目组尝试拨打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消费维权部的电话核实情况,连续两次拨打均无人接听。孙先生表示急需用车,希望太平洋保险公司尽快解决理赔问题,让其顺利提车。
保险作为风险保障工具,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公众信任。太平洋保险是否存在定损流程不规范的情况,《民生无小事》将持续跟进,等待太平洋保险作出合理解释并妥善理赔。
如果您在金融、汽车、食品、家装、美容、家电、旅游等消费过程中遭遇权益侵害,可拨打24小时维权热线0531-85852566,或关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民生无小事FM96”发送留言提供线索。维权路上,“民生无小事”与您并肩同行!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