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川西秘境,为什么新能源自驾成为潮流新选择?
越来越多的人尝试新能源自驾川西,这背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环保意识的提升和绿色出行理念的普及:"
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车)零排放、低噪音,符合现代人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和对绿色生活的追求。
在风景如画的川西,使用新能源汽车更能体现“人车和谐、保护环境”的理念,避免传统燃油车带来的尾气污染和噪音干扰,让旅行体验更纯粹。
2.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和产品力的提升:"
"续航里程的改善:" 虽然川西路况复杂,海拔高,对续航是考验,但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中高端新能源车型的实际续航里程(尤其是在理想路况下)已经有了显著提升。同时,充电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也缓解了里程焦虑。
"性能优势:" 新能源汽车通常拥有更快的加速响应,驾驶体验更平顺、安静,对于追求驾驶乐趣的年轻用户和女性用户来说更具吸引力。
"智能化配置:" 新能源车通常搭载更先进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车联网功能、大屏幕等,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也增加了科技感。
3. "政策支持和购车成本优势:"
"补贴和税收优惠:" 国家及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提供购置补贴、免征购置税等优惠政策,降低了
相关内容:
为什么?原因不是很简单吗,因为新能源车很适合跑川西啊!
事实上,现如今新能源车,只要是非纯电车,只要是老实走铺装路不作死,那无论是两驱车还是四驱车,无论是PHEV(插电混动),还是REEV(增程混动),它们都能跑川西,且特别适合跑川西!
聊到这,可能不少纯燃油车忠实拥趸就会反驳我说,老炼,你凭什么这么肯定新能源车能跑川西。川西地区海拔高,路况复杂,且充电桩又不够多,肯定是优先选纯燃油车跑川西才是王道啊。

无可否认,纯燃油车跑川西是个靠谱的选项,它确实比大部分纯电车要更靠谱。但我这里所说的新能源车主要是指非纯电车,比如各大混动车型,像这一类新能源车,其实是比纯油车更加适合跑川西的。
首先是动力的问题,不知道大家是否在高原开过车,我曾经在海拔3700多米的香格里拉开过2.0T和2.5L的纯汽油车。在高海拔地区,因为氧气含量相较平原地区少,所以无论是涡轮增压车还是自然吸气车,都会或多或少出现“高原反应”,动力有比较明显的衰减,而且自然吸气车型更甚!

要是平缓铺装路或者下坡路倒还好,但如果你此刻是需要上坡、超车,或者是脱困,那纯汽油车“高原反应”的那一面可就不太好受了。
而如果此刻你开的是一台新能源车,比如像比亚迪、吉利的插电混动,或者是像零跑的增程混动,由于它们电机功率较大,且能用电机驱动,所以它们几乎没有“高原反应”,在高原地区依然可以保持和平原地区相当的动力表现。

混动车在高原地区上坡、超车、脱困时的牵引力是更强的!这是新能源车适合川西自驾的第一点。
其次是续航的问题。其实市面上百分之100%纯汽油车,在扭矩和功率相当的情况下,它们的续航里程都不如我上述的那些混动车的。
举个典型的例子,大部分纯汽油的家用车,它们油箱加满油后,在一般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往往是在500-800公里不等。即便是在最佳工况下运行,如持续高速巡航等,它们的单次续航里程也难以超过1000公里。

但要是新能源车就不一样了,其实大部分插电混动或者增程混动的车型,在加满油后,哪怕是不给它的电池充电,让它一直处于馈电状态下运行,它们的综合续航里程还是会比纯汽油车更长的。
换句话说,这些新能源车的综合能耗是永远低于纯汽油车的。
虽说川西加油也不算难,但车子更省油就意味着单次续航里程更长,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新能源车是能给你省更多油费的!这也是新能源车自驾川西的一大优势。

最后,说说可靠性方面的问题。
不少人觉得新能源车不能胜任川西自驾的原因之一,可能是觉得新能源车在高原的可靠性不如纯汽油车。其实这一点,放在2025年也是不需要担心的。
因为现如今大部分的新能源车在上市之前,都会经过数十万甚至百万公里的路测,测试工况甚至涵盖了各种低温高温、平原高原的场景。所以,现如今的新能源车在高原地区运行的可靠性是相当稳定的。

只要你的车子正常保养,正常使用,且在跑高原之前去做一下保养检查,那它的高原行驶可靠性是和纯油车相当的。
总之,2025年跑川西,我个人觉得混动车型就是最佳的选择!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也欢迎评论区里和我探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