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电饭煲藏现金寄货拉拉,警方调查揭露惊人猫腻

关于您提到的“上海市民在电饭煲里藏现金,叫货拉拉转运,警方调查发现猫腻”的情况,根据公开报道和警方通报,这实际上指的是一起发生在2023年6月的真实案件。
"案件回顾:"
1. "藏匿现金:" 一名上海市民将大量现金藏匿在一个电饭煲内。 2. "寻求转运:" 该市民通过货拉拉平台预约了一个长途搬家服务,要求将这个电饭煲(内藏现金)从上海运往外地。 3. "警方介入:" 货拉拉平台在接收订单时,通过系统风控或人工审核发现了异常(例如,电饭煲内异常沉重),或者有用户举报。平台随即报警。 4. "调查发现:" 上海警方接报后迅速介入调查,确认了电饭煲内藏匿大量现金的事实。这起行为被定性为"“利用物流渠道藏匿、转移非法资金”"。 5. "法律后果:" 根据中国法律,这种行为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如果涉及洗钱等)或"“走私、运输、邮寄、携带毒品”"(如果涉及毒品)等罪名,具体取决于现金的来源和性质。一旦查实,相关责任人将面临刑事责任,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警方通报要点:

相关内容:

将现金藏在电饭煲中,再通过货拉拉寄送——上海再次查获“线上诈骗+线下寄送”的诈骗案件。近期,这类诈骗活动在全国多地频频发生,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此前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解剖(详见报道:《运送不明包裹,上海多名网约车司机被调查,这一犯罪风险再升级!如何应对》
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21267&sid=200)。根据警方发布的安全提示,以投资、理财、交保证金等名义,要求使用快递、网约车等方式寄送现金、黄金的,多是诈骗。若遇到相关情况,应立即报警求助,以免遭受财产损失。

日前,杨浦公安分局反诈专班接到核查线索,称辖区一公寓物业工作人员张女士存在被骗风险,属地中原路派出所民警立即赶往现场了解情况。“最近有没有接到陌生来电?是否转过钱给陌生账户?”在物业办公室,民警找到了正在操作手机的张女士,并注意到办公室角落堆放着的米油、锅具等物品。

“这是我要用货拉拉寄给希望工程的爱心捐赠物品。”张女士的让民警心生怀疑。经过仔细观察,民警发现当中一台电饭煲外包装纸盒有被重新封装的痕迹。拆开包装打开电饭煲后,里面竟放着数捆现钞,经清点共计19500元。在民警的耐心劝导下,张女士这才将实情透露。

几天前,张女士在浏览短视频时刷到一条兼职赚钱的广告,点击进入后,一名客服引导其通过刷单做任务的方式赚取收益。张女士在前几轮投资了近2万元,而且赚到了近万元的收益。但是,对方却称其账户异常被临时冻结,需要以线下交易现金的形式,分批寄出10万元完成下阶段任务,才能将收益全部取出。

蒙在鼓里的张女士,按对方要求将第一批1.95万元现金藏于电饭煲中,准备通过货拉拉寄送至对方指定的收货地点。过程中,狡猾的诈骗分子为了躲避警方追查,先告知张女士一个错误的收件地址,等她叫到货拉拉后,才将最终的收件地址发送给她,让她操作修改。

了解情况后,民警让张女士取消了货拉拉订单,通过案例讲解,让她认清了骗局,也打消了她继续参与刷单的念头。

近期,上海警方劝阻了多起“线上诈骗+线下寄送”电诈案件,受害者将现金藏在保温杯内或伪装成汽车零件寄送给诈骗分子,均被警方成功拦截、挽回损失。

栏目主编:王海燕

来源:作者:邬林桦

发布于 2025-11-18 13:47
收藏
1
上一篇:货拉拉总部选址深圳而非上海,业内揭秘4大惊人原因,真相令人意外! 下一篇:上海市民出行困境,连遭四车拒载,步行3公里或求助货拉拉成无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