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车“偷梁换柱”变身教练车,揭秘“潜规则”还是巧妙“擦边球”?

私家车“偷梁换柱”变身教练车,这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潜规则”(指隐蔽的、非正式的、往往违反明文规定但被默许的规则),也不是打“擦边球”(指游走在法律或规则的边缘,试图规避监管但仍有迹可循),而更像是"一种明确的违规行为,利用了监管的漏洞或不足"。
以下是详细分析:
1. "“潜规则” vs. 违规行为": “潜规则”通常指那些没有明文规定,但在特定圈子内被普遍接受的非正式规则。例如,某些行业的不成文收费标准、人情办事等。 私家车变身教练车,其行为本身(如改变车辆用途、未按规定进行改装、未取得教练车资质等)通常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或行业标准进行规范(例如《机动车登记规定》、《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因此,这不是一个“潜规则”问题,而是"明知故犯地违反了明文规定"。
2. "“打擦边球” vs. 明确违规": “打擦边球”是指行为人巧妙地利用规则的模糊地带或执行中的漏洞,使得自己的行为看似合法或难以被界定为违规,处于一种法律或道德的灰色地带。 私家车变身教练车,其目的非常明确,

相关内容:

驾校师傅教学员练车,必须使用正规的教练车,这一点,那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近期却有热线举报称,在成华区和龙泉驿区交界的地方,某驾校内一些驾校师傅为了省事或者节约成本,竟然违规用私家车教学员练车,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获悉线索之后记者立即展开了调查。接到群众举报后,记者将情况反应给了成都市交委执法总队二大队,随后立即会同执法人员一起展开了调查。在位于成华区与龙泉驿区交界处,找到了一个叫做金运驾校的训练场。


当执法人员来到该训练场时,发现好几十辆教练车正在场地里训练着,但是仔细发现,确实有七八辆挂着蓝色牌照的私家车,也在训练,而且副驾上都没有驾校教练。

从去年4月1日起,成都就允许驾驶学员自学直考,但是自学直考的车辆,必须加装副刹车以及辅助后视镜等安全装置,而且完成加装后必须到交警部门备案,学员自学时,也必须有具备安全驾驶经历等条件的人员随车指导。从外观上看,这些在场地上训练的私家车,没有安装任何的辅助教学和安全装置,就更不用谈在相关部门备案过。

在训练场周边的停车场里也停了许多新老款的捷达或者桑塔纳,都是挂着私家车的蓝色拍照。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车虽然停着不动,但是有学员的时候,它们也会被开上训练场。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教练,都知道使用私家车教学违规,但是为了逃避相关部门的检查,他们一般都不会坐到车上,一旦发现执法人员的车辆或者身影进入训练场,他们第一反应就是让学员下车,利用时间差,迅速将车开到训练场周围的停车位上,让执法人员无证可取。知情人介绍,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的正规教练车,每年要经过两次年审,而且还要付出一定的运营成本,而用私家车教学,就能省下一笔费用。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用私家车教学的教练,收费的价格和正规教练车收费的价格,基本相同,但是显然,用私家车教学,成本更低。这个训练场上,挂着蓝色拍照的私家车随处可见,而训练场上的管理人员,对这一情况却是不闻不问,甚至,还会对私家车进场训练提供方便之门。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和执法人员确实发现了这个训练场内,有多辆未经备案的私家车,存在着违规教学的行为。随后,成都市交委执法总队二大队的执法人员,汇同成华区以及龙泉驿区交通执法大队,以及当地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联合对这一违规教学行为进行了整治。

当执法人员的车辆进入训练场后,这些违规教学的教练,立即让学员下车,自己则坐上私家车,一个简单的步骤就逃避掉了执法人员的取证,由此可见,要对此类现象进行现场取证和查处,确实存在一定的执法难度。随后,执法人员也对这个金运驾校的训练场老板,提出了口头警告。

据了解,《关于推进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里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试点自学直考,允许个人使用加装安全辅助装置的自备车辆,在具备安全驾驶经历的随车人员指导下,按照指定的路线、时间学习驾驶。去年4月1日起,全国16个城市试行驾照自学直考正规教练车上路,必须要有行车证、驾驶证、教练证,教练车车身会喷贴统一标识,并有交管部门核发的教练车牌,及交通运输部门核发的《道路运输证》,而且必须在核准的驾培场地才能进行培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将被处罚。

四川广电全媒体记者:唐杰

编辑:丁婉琳

发布于 2025-09-18 14:30
收藏
1
上一篇:老司机亲授秘籍,揭秘十大名牌机油精选排行榜 下一篇:贵州17家驾校因达成垄断协议统一收费,共被罚款3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