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爵5,明明与荣威i5共享三大件,为何却输给了颜值比拼?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确实点出了一个很多消费者都观察到的现象:同样基于“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的技术平台,名爵5在市场上的表现和品牌形象,似乎并没有像荣威i5那样获得广泛的“靠脸吃饭”般的成功。
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原因,不能简单归咎于单一因素:
1. "品牌力与市场认知差异:" "荣威 (Roewe):" 作为上汽集团旗下的重要品牌,荣威在国内市场深耕多年,品牌形象相对稳健、成熟,并且在产品定位上更侧重于家庭用户和市场的主流需求。荣威i5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了其扎实的产品力、精准的市场定位以及上汽集团强大的渠道和营销网络。消费者对荣威的认可度较高,认为它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家用车品牌。 "名爵 (MG):" 名爵的品牌故事更具国际化和年轻化的色彩(源于英国,现属上汽通用),其早期进入中国市场的策略更偏向年轻、运动和互联网化。虽然近年来名爵在国内市场也取得了巨大成功,销量猛增,但品牌形象的“深度”和“国民度”可能还在建立过程中。部分消费者可能仍然将其视为一个更具“潮流感”或“性价比”标签的品牌,而非像荣威那样具有深厚“家用车”底蕴的品牌。
2. "产品定位与目标人群侧重:"

相关内容:

除了新能源轿车之外,运动化也是年轻轿车市场非常火热的一个标签。这其中卖得最火的当属本田思域,不过中国品牌车型也同样炙手可热,比如领克03、吉利星瑞等口碑都还不错,就是价格没那么亲民,价格都在10多万元往上走。而10万元内的价格则以长安逸动、荣威i5以及名爵5为典型,不过有趣的是荣威i5和名爵5这两款车。同样主打运动风格,又同属上汽集团,但名爵5的销量绝大部分时间都位于荣威i5之下,难道只是因为荣威i5终端优惠更大?

在传统燃油车都很看重的三大件方面,荣威i5和名爵5把“本是同根生”演绎得淋漓尽致。不管是1.5L自吸发动机或者动力更强劲的1.5T发动机亦或者是CVT无级变速箱和7挡湿式双离合,二者都采用同样的搭配。当然发动机的参数也是保持一致,甚至悬架方面也没有太大区别。毕竟变截面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也还是扭力梁式悬架的一种。细微不同就是变截面扭力梁非独立悬架的刚性更强,因此支撑性也会更好一点。

内饰部分也有一种“自家人”的感觉,同样是10.25英寸的悬浮式中控,空调出风口也一样是贯穿样式。不过这次名爵5改款将换上双联屏式中控屏幕,整体科技感要比在售版本强上许多。并且还融入镀铬元素以及金属拉丝面板,让它的质感也有了不小的提升。不过名爵5这次就能依靠这个双联屏中控翻身吗?想必还是有点难的。

首先在价位上,二者的指导价都是6.79-9.99万元,但由于荣威i5在终端的优惠力度更大,因此像8.99万元的CVT星耀版,裸车价可能在8.19万元左右。而名爵5能达到这个价位附近的青春豪华版,在配置上就不及荣威i5丰富了。

首先在安全配置方面,荣威i5几乎是全部拉满。荣威i5虽然液晶仪表盘尺寸小了一些,不过内置行车记录仪和手机无线充电功能总是更香一些吧。而且荣威i5的CVT 星耀版有全速自适应巡航以及前排电动座椅调节功能,相比差不多价格的名爵5吸引力显然更大。估计这也是荣威i5销量更好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而外观上的风格就很容易定位了,名爵5攻击性更强,跳脱的色彩也让它辨识度更高。搭配贯穿式前格栅、熏黑进气口、溜背式车顶线条这些流行元素,妥妥的年轻消费者的“天菜”。而荣威i5就比较中规中矩,只是采用小部分运动套件进行装饰,相比之下受众更广,因此卖得比名爵5多一些就更容易理解了。

荣威i5比名爵5卖得更好,总体而言主要还是家用属性更强一些。名爵5虽然也不赖,但相同价位能够入手配置更丰富的车型,外观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发布于 2025-09-18 17:01
收藏
1
上一篇:名爵ZS动力解析,三大件性能评测,三缸发动机抖动揭秘 下一篇:名爵救市力作惊艳登场,高颜值强动力,10万起售却仍有瑕疵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