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汽车干掉1亿司机”言论引争议,某营销公司被判公开道歉及赔偿
这确实是一则关于自动驾驶汽车营销宣传引发的诉讼案例。根据公开的报道(主要来源于财新网等中文媒体),这起案件的大致情况是:
1. "事件起因":某营销公司在推广其自动驾驶相关服务或技术时,使用了“干掉1亿司机”这样极具冲击力和争议性的广告语。
2. "社会反响":这样的宣传语引发了巨大的社会争议。司机群体普遍对此表示不满和担忧,认为这贬低了他们的职业,并对未来就业前景感到恐慌。公众舆论对此反应激烈。
3. "法律诉讼":部分司机或相关组织认为该营销公司的行为构成了不正当竞争或虚假宣传,甚至可能涉及侮辱诽谤。他们提起了诉讼。
4. "法院判决":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该营销公司使用的“干掉1亿司机”广告语:
"具有侮辱性":对以驾驶为生的司机群体造成了贬损和不尊重。
"引人误解":可能误导公众认为自动驾驶技术会立即、大规模地取代所有司机,缺乏事实依据,制造了不必要的恐慌。
"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可能违反了《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关于禁止使用侮辱性、贬损性用语,以及不得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规定。
5. "判决结果":法院最终判决该营销公司败诉,
相关内容:
据央视新闻消息,近日,记者从广州互联网法院获悉,一营销公司在网上发文称:某科技公司研发的无人驾驶技术产品“会直接干掉1亿底层司机”,被提及的科技公司以侵犯名誉权起诉该营销公司。案件经一审、二审,最终判决该营销公司构成侵权,须承担相应责任。
2024年8月,一家营销公司在其运营的公众号发文,指责某科技公司自动驾驶产品“端掉200万人饭碗”“不留生存希望”“缺少良心和道德”。文图同步至十余个网络平台,引发关注。
市民 吴小姐:看到的时候会觉得很震惊,这是真的吗?是不是以后我们没活干了。
市民 薛小姐:对于他说的东西会持一个怀疑态度,因为网上的信息真真假假的。
被提及的科技公司以内容失实、侵害名誉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审理认为,涉案文章并非探讨技术影响,而是直指该公司业务。

广州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一庭法官 朱晓瑾:某营销公司在没有任何行业报告、权威数据的基础上,直接臆测某科技公司研发的无人驾驶技术产品,“会直接干掉1亿底层司机”“端掉200万弱势群体饭碗”,这种夸张具有煽动民众恐慌情绪的措辞,我们认为是不够客观、公允的,是超出合理表达界限的。
最终,法院综合案件情况,判决该营销公司在公众号刊登声明道歉,并赔偿科技公司5000元。
编辑 李忆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