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明显短板?澳洲媒体深度解析江淮悍途

关于澳洲媒体对江淮悍途的评价,需要明确的是,由于地域和市场的差异,澳洲主流媒体对国产SUV,尤其是江淮品牌的关注度通常远不如对本土品牌(如丰田、本田、福特等)或国际主流品牌(如大众、现代、起亚、马自达等)的关注度高。因此,专门针对江淮悍途进行深入评测和报道的澳洲媒体文章可能相对较少,更常见的是在大型汽车网站或论坛上偶尔出现提及。
然而,我们可以根据一些有限的资料和通用汽车评测标准,推测澳洲媒体如果接触江淮悍途,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并基于这些方面给出“没有明显短板”的可能性分析:
"潜在的评测角度和可能的结果:"
1. "价格竞争力 (Likely Positive):" 澳洲媒体通常会非常关注价格。江淮悍途作为一款主打性价比的国产SUV,其价格相对于同级别的合资品牌车型(即使考虑汇率和税费)通常具有显著优势。这一点很可能会得到媒体的积极评价,被视为其核心卖点。
2. "空间实用性 (Likely Positive):" 悍途通常提供7座布局,对于追求家庭用车的消费者来说,其空间表现(尤其是第三排的实用性,虽然可能舒适性一般)会是重要考量点。如果媒体认为其空间满足基本家庭出行需求,可能会给予好评。
3. "动力系统 (

相关内容:

作为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的重要尝试,江淮悍途(JAC T9)于2024年正式登陆澳大利亚市场,以高性价比定位切入澳大利亚竞争最为激烈的皮卡市场。近日,有澳洲权威汽车媒体拿到悍途试驾车,并对该车进行试驾体验,那么澳洲媒体如何评价这款车,请看下文。



在价格定位上,江淮T9 Haven车型起售价为45630澳元(不含上路费用),相比长城炮Cannon XSR(50,990澳元)和大通T60 Max Plus(52,095澳元)具有约5,000-6,000澳元的价格优势,并且JAC T9基础版Oasis车型进一步下探至42,662澳元。配置方面,全系标配10.4英寸触控屏、无线充电、LED自动大灯等,Haven版更配备360度全景影像、前排座椅加热/电动调节等越级配置,形成了显著的性价比优势。



安全性能方面,T9以五星ANCAP评级(2024)为核心卖点,成人保护(85%)、儿童保护(87%)、弱势道路使用者保护(87%)及安全辅助技术(89%)均达到优秀水平。全系标配7安全气囊(含中央气囊)、AEB自动紧急制动、自适应巡航等主动安全功能,Haven版额外配备前泊车雷达和360度摄像头。



动力系统方面,T9搭载2.0T柴油发动机(120kW/410Nm)匹配采埃孚8AT变速箱,低转速区间充沛的扭矩使其在越野场景中游刃有余,但公路行驶时的加速响应略显迟缓,连续爬坡时变速箱频繁换挡的问题较为明显。悬挂系统采用前双叉臂+后钢板弹簧结构,空载时路面颠簸过滤不够细腻,但1045kg的载重能力和3200kg的拖拽能力展现出良好的工具属性。值得称赞的是,车内NVH控制表现优异,柴油发动机噪音被有效抑制。





智能化与舒适性方面,10.4英寸竖置中控屏和全液晶仪表构成的数字化座舱是内饰最大亮点,支持前后排双区AppleCarPlay/AndroidAuto互联,后排还配备220V电源插座,实用性突出。空间表现上,T9的车身宽度优于多数竞品,前排腿部空间充裕,但后排头部空间对高个子乘客不够友好。座椅设计存在明显短板,支撑性不足,长途驾驶易产生疲劳感,且缺乏电动腰托调节。




澳洲市场对皮卡的年需求量超过25万辆,且呈现“工具属性向生活方式转变”的趋势。JAC选择以柴油版切入市场后,计划于2025年推出电动版(续航300km)和混动版,构建全能源矩阵。然而,品牌认知度不足仍是最大障碍,尽管JAC在海外市场已积累超15万辆出口量,但在澳洲仍需面对丰田海拉克斯、福特Ranger等老牌劲旅的挤压。此外,仅12个月的道路救援服务与竞品提供的5年服务形成差距,售后服务网络的覆盖度也有待提升。



总体而言,澳洲媒体对T9的评价呈现两极化,一方面肯定其“物超所值”的配置和安全性能,另一方面也指出驾驶质感与品牌溢价的不足。T9是一款没有明显短板的工具车,适合注重实用性的家庭和创业者,但很难让追求驾驶乐趣的消费者心动。随着电动化转型加速,JAC在澳洲市场的未来值得期待,当2025款T9电动版上市时,能否在新能源赛道实现弯道超车,或许才是决定其市场地位的关键。


以上内容就是澳洲媒体对于江淮悍途出口澳洲车型的具体评价,可以看出澳洲媒体对于车型评价是基于澳洲皮卡市场格局出发,虽然在细节部分他提到了一些他认为的问题,但综合来说他认为江淮悍途是一款没有明显短板的皮卡车型,而且售价更有性价比。了解更多皮卡资讯请继续关注中国皮卡网。

发布于 2025-10-05 08:30
收藏
1
上一篇:不是吧!竟敢对标劳斯莱斯,却对江淮汽车评价“差劲”?真相揭晓! 下一篇:江淮汽车深度剖析,在转型阵痛中探寻机遇与应对挑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