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河南人,探秘吉安,吉安人风土人情独树一帜
哈哈,你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很多从河南或者其他地方去吉安的人,确实会有类似的感觉。吉安,地处赣中,虽然与河南接壤,但文化、生活习惯上确实有不少独特之处。
我觉得你会有这种感觉,可能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1. "语言(赣语)":吉安的方言属于赣语系。赣语和河南话(主要是中原官话)虽然都是汉藏语系汉语族,但差异非常大。很多词汇、发音、语法习惯都不一样,对于只懂河南话的人来说,听懂吉安话可能需要一段适应时间,甚至感觉“听不太懂”。这是最直观的感受之一。
2. "饮食习惯":
"口味":河南菜以咸鲜为主,面食(面片、烩面、胡辣汤等)是主角。赣菜(吉安菜属于赣菜)则更注重“鲜辣”,口味相对更丰富,油重、色浓,辣椒使用普遍但方式多样。
"主食":江西是“米饭之乡”,一日三餐都以米饭为主,吃面食相对河南会少一些。
"特色菜":吉安有很多特色菜,比如粉蒸肉、藜蒿炒腊肉、吉安鱼粉、南康甜柚等等,这些在河南是比较少见的。
3. "性格与思维方式":虽然“
相关内容:
我是河南人,路上混个脸熟的那种,嘴上能聊,肚里也装点馍菜的经验。
去了趟江西吉安,才发现这地方的路子真不一样。
人不吵,事不急,饭不贵,话不多。
城市不大,味道不小。
火车一进站,风一股子稻香味,像粮仓透气。
高铁站在吉安西,出站就是长长一条通道,路牌清清楚楚,出租车队排得齐,司机不喊价,不绕路,表走得干净。
打表的数字往上跳,心里也不打鼓,就这点实在,路费花得不疼。
自驾是更省事的,周边县一圈儿,吉水、泰和、永新、安福、遂川,像串珠子那样串着跑,导航一开,油门一轻,几个小时能转半个赣中。
公交也能去,但换乘多,时间容易栽在路上,家里娃闹两声,行程就散了。
住在井冈山大道附近,方便。
晚上人少,街口有灯,菜市场边上还有宵夜摊,粉皮、炒粉、烧饼夹粉干,小椅子一坐,碗一端,夜慢慢的。
吉安人讲话不冲,尾音有点软,买菜砍价能砍,最后还会多塞一根葱,说句拿好。
这城市骨子里温厚。
白天先去白鹭洲书院。
书院靠赣江水边上,门口石碑立着,牌匾写得稳。
朱熹当年是这里的主事人,讲理学,讲格物致知。
他写的那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到这地儿听起来就不虚。
院里有古树,树皮皱得像老人额头,叶子不乱,风从江上走过,书院墙影摇一摇就安静了。

讲解说,这里出过书院先生,也养过考生,吉安老被叫做“江南望郡”,科举时留名的多,榜眼探花都有。
柱子上刻联,讲学风和家风,读一读,脚底下就不想跺。
江边走两步,是吉州窑遗址博物馆。
唐宋时这窑名气大,和景德镇一起叫得响。
黑地白花,刻花、剔花、剪纸贴花,都在那会儿玩得转。
展柜里有碗,外壁刻着栀子花,里面彩光不扎眼,老工艺稳得住气。
瓷片一片片拼出来的出土器,让人想起宋人喝茶那点讲究。
茶末要细,碗要温,水要滚,手要稳,跟现在拿纸杯一怼就喝,味儿不一样。
吉安人做器物不说狠话,落手细,落笔稳。
午饭就近吃粉。
吉安米粉讲究现烫,粉丝白净,汤底多种,牛杂、腊肉、笋干、豆豉,一勺浇上去,葱花一撒,红油一点点。
筷子一挑,粉不散,汤不腻。
店里常备糟辣椒,三勺下去,鼻尖透汗,胃里通气。
小菜一盘,有霉豆腐,蘸粉清香带点回甘。
老板问要不要加蛋,有时候直接打个荷包蛋上面,蛋边焦脆,咬下去心里满足。
吃完再来碗瓦罐汤。
瓦罐汤是慢火细炖,土鸡、菌子、胡萝卜、玉米,盖子合紧,汤软软的,油浮一层薄珠子,舀一口,胃里像有人点了盏灯。
下午往青原山走。
青原山上真静。
净居寺在山腰,寺门斑驳,香火不旺,不吵,让人愿意坐。
净居寺历史不短。

唐代慧锷禅师在此开法,后来真如禅师驻锡。
宋代时青原下出了不少禅林高人,青原、南岳法脉相传,禅宗一脉里有“临济”、“曹洞”、“云门”、“法眼”、“沩仰”,青原法系也是源深的一支。
寺里墙边有碑,字被苔盖了一半,留着几笔锋,能看到当年的劲。
钟声一下,野鸟从杉树里飞,两下,云影就换了形。
路边台阶上有人练气功,大爷收招后冲人点点头,意思是今天也算过得干净。
这些细枝末节,拿回来琢磨半天。
日落时去赣江边看桥。
文天祥的故事在吉安人人会讲。
他是吉州庐陵人,南宋最后那根硬骨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学校讲了很多次,但在吉安听,味不一样。
庐陵文化生态园里有文天祥纪念馆,墙上刻着他的诗,展柜里是文书拓片。
他在赣江边起兵抗元,后来被俘,囚于大都,百般威逼不低头。
吉安人把“正气”这俩字放得很正,平时话不多,关键时刻不飘。
晚上溜达到古后河历史文化街区。
这是老城里的一截老味道,河两边是修过的老屋,灯不是那种刺眼的。
店招朴素,卖纸伞的姑娘慢慢写字,糖画师傅把糖拉成龙,尾巴一甩,还带点脆声。
摸鱼灯是这里的喜事灯,元宵时街上挂满,灯身是一尾鱼,孩子举着跑,人跟着笑。
灯会的来历在博物馆里有讲,说吉安多水,鱼是好兆头,渔灯祭河,道谢祈福,代代传。

这东西不靠吆喝,靠一年一年的守。
有人问,吉安玩啥,除了吃粉。
就得往山里走,井冈山是块骨头。
从吉安出发上山不到两小时。
革命博物馆里照片一张张,毛泽东、朱德在此会师,八角楼点灯,挑粮小道窄得要侧身,黄洋界炮声震天。
讲解说,1927年秋收起义后部队一路上山,井冈山成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这里写出底气。
红军挑粮走的小道,石头台阶不大,背竹筐的人一步一身汗。
现在走一段就喘,想想当年只有草鞋,脚面磨得破皮,还得紧牙关。
井冈山除了红色,更有绿的好看。
雾像棉花拉丝,山像老牛卧着,茶园挨着屋场,屋顶瓦片黑亮。
山下买井冈翠芽,茶叶嫩,泡出来带豆香。
老板笑说,喝茶人慢,茶就有味。
山里天气变得快,防雨是要的,山风一上来,外套拉起来,脖子不凉。
山路弯多,自驾要稳,白天跑,别贪黑。
回城后找吃的,吉安的嗜辣适中,辣里有香,不靠猛劲儿。
拌粉也要加油渣,油渣要炸到响,掰开是空心,咬下去咔嚓,香气往上蹿。
猪脚炖花生,肉软,皮糯,花生吸了汤,筷子一夹就断。
瓦罐汤一整晚都能喝,店里摆一墙小罐,老板记得哪罐是老客的,谁来谁拿,像寄存,又像交情。
吉安还有一碗“牛肉粉丝汤”,牛肉切薄片,辣子酱一小勺,粉丝透明,冒气,一口下去,鼻子通路。

夜深再来碗清补凉糖水,银耳、百合、莲子,温温的,舌头放松,肚子消停。
清晨逛菜市。
摊主用竹篮装菜,时令鲜。
笋个头匀,苋菜叶面有水珠,豆腐块方正,指头一按就抖。
买一块霉豆腐带走,回民宿抹在热饭上,咸香能吃三碗。
菜市口边卖井冈霉豆,细粒,拌粉刚好。
吉安茶油也好,山里榨的,清亮,炒菜一勺,香味上来就知是好油。
买油要认榨坊,问产地,问年份,真货不怕问。
城里年轻人喜欢喝咖啡,老街里也有几家小店。
店主一口赣普,拿拉花玩得认真。
咖啡旁边摆清明果、米发糕,甜度刚好,豆香打底。
坐到窗边,看巷子里洗衣服的大妈,手上动作利索,嘴里嚷着回家炖汤。
生活气一下就把旅客心里那股漂浮按住。
交通说两句,省钱走法也给出来。
高铁进吉安西,出站打车去城里三十来分钟,价格合适。
自驾从南昌、长沙来都方便,走沪昆高速,路况好,服务区干净。
公交在市里够用,去周边县城要预留时间,班次不密。
打车软件都有,夜里也能叫,司机守时。
节假日拥堵,工作日宽松,价格也降一截,想轻松,尽量躲开大假。
住的地方分三档。
井冈山景区内有高档度假酒店,窗外就是山,早餐有粉,住得舒服,价格高,节假日翻番,要提前订。

市区有商务酒店,干净实在,停车顺,离小吃街近,性价比最好。
老街也有民宿,小院带天井,洗衣晒太阳有味道,晚上有点潮,怕潮的备除湿袋。
摄影找点子。
赣江落日桥头,逆光拍人,轮廓干净。
白鹭洲书院回廊,木柱线条稳,穿浅色衣服走一走,影子在地上拉长,镜头舒服。
吉州窑博物馆的瓷片墙,近距离拍纹路,粗细之间有味道。
古后河的水边灯影,手机夜景模式就能出片,记得避开人群,把镜头贴近灯笼边缘,光斑变圆,画面就柔。
山里取景在黄洋界哨口,云开时拍远山层次,云合时拍松针上的水珠,两个极端都美。
本地习俗说给你听,免得踩雷。
吃饭先说“不放香菜”或者“少辣”,店家好沟通。
筷子别插在饭里,老规矩。
给老人递东西要双手,这边很看重礼数,但不做作。
买东西别砍太狠,吉安人厚道,人情留一点,回头再来还有折扣。
路上遇见丧事队伍,侧身让一让,别拍照,安静走过。
寺庙别大声,帽子摘下,手别乱摸佛像,香不上也没关系,尊重就行。
省钱招。
粉店挑本地人多的,排队的那家准没错,份量足,汤不偷工。
景点联票能省不少,井冈山景区内巴士换乘包含在票里,别重复买。
茶油和霉豆腐在农贸市场买,价格比景区店低,记得试吃。
瓶装水在便利店买,别在景点门口买,差价能顶一碗粉。

外面打车用软件,别随手拦黑车,价格不稳,心里悬。
小坑也要提醒。
个别网红粉店只做摆拍,粉汤淡,配菜少,别被灯牌骗了。
古后河有几家售卖“手工瓷器”的,来源不清,喜欢就买个小摆件,贵的先放放,真想收瓷,去吉州窑博物馆的文创店,靠谱。
井冈山天气忽晴忽雨,防晒雨具要同时带,别图轻便,到山上就挨冻。
山里夜里虫子多,拍照时别靠太近树丛,喷一层防蚊水安心。
安全上,赣江边有亲水步道,别下到石头上踩水,表面滑,风一吹鞋就打飘。
吃河鱼要问清做法,没去刺的小朋友别吃。
驱车夜路慢点,山弯急,远光别乱开,后车司机眼睛受不了。
说到人,吉安人身上那股“正气”和“耐心”是看得见的。
街边修伞的老人收十五块,收完多送一枚旧扣子,说备用。
粉店阿姨看手上被烫到的小泡,笑着说不疼,手上翻勺不停。
菜场里买菜的大爷追出来塞一把葱,说刚拔的,不拿可惜。
这都不大,但扎心。
整趟行程,不催,不赶,不吵,就像慢火煨出来的一锅汤。
每个点都能坐。
每口饭都能记。
每个名字都不虚。
古人留下的东西不空。
白鹭洲书院留着理学根。
吉州窑留着工匠魂。
文天祥留着硬骨气。
井冈山留着火种与路子。
把这些拼起来,吉安这两个字就有了骨架,也有了肉。
最后给一条简明路线,拿走就能用。
第一天,上午白鹭洲书院,午饭米粉加瓦罐汤,下午吉州窑博物馆,傍晚赣江桥头看日落,晚上古后河吃小吃,看摸鱼灯讲解。
第二天,早起自驾上井冈山,上午博物馆与八角楼,午饭山里家常菜,下午黄洋界与挑粮小道,晚饭回城吃拌粉和猪脚花生。
第三天,青原山净居寺清净走一走,中午茶油拌野菜,下午农贸市场买霉豆腐与茶油,傍晚江边散步,收尾一碗清补凉。
预算紧的,全程住市区商务酒店,吃粉为主,一天两顿粉一点不腻,交通公交加网约车,三天人均不出千。
预算宽的,井冈山住一晚景区酒店,早晚在山里发呆,多留半天拍雾。
出发时间能放工作日就放,街安静,店不排队,价也美。
这趟回去,行李箱里多了两瓶茶油,两包米粉,一块霉豆腐,几张票根。
心里多了几句好使的老话。
做人要稳,做事要细,吃饭要热,喝汤要慢。
想快就会乱,想慢就能看见。
吉安人不求出圈,求过日子稳稳的。
人都说远方难,其实这座城,近得很,也暖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