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惊现杀手黄蜂,世界五大毒蜂之一,每年夺走无数生命

您提到的“杀手黄蜂”很可能指的是"大黄蜂(Yellowjacket)",特别是其中一些体型较大、攻击性强的种类,例如"美国大黄蜂(American Yellowjacket, Vespula vulgaris / Vespula maculata)"或"胡蜂(Hornet, Vespula vulgaris ssp.)"。虽然它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毒蜂”(属于胡蜂科,而非蜜蜂科),但它们的蜇刺能力和毒性确实非常危险。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您提到的几点:
1. "世界五大毒蜂之一?" 这个说法可能有些夸张或指特定地区的情况。虽然大黄蜂/胡蜂确实是非常危险的昆虫,并且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伤亡,但将它们明确列为“世界五大毒蜂之一”并没有一个广泛公认的标准榜单。通常,“毒蜂”的排名更多地与"毒液毒性"(对人类或动物造成影响的严重程度)相关,而大黄蜂/胡蜂的蜇伤主要是由于"过敏反应",而非毒液本身的剧烈毒性(与某些蚁科或蜜蜂相比)。不过,它们绝对是世界范围内导致人类严重过敏反应甚至死亡的主要昆虫之一。
2. "每年杀死许多人?" 这是一个相对准确的描述,尤其是在美国和其他一些温带地区。虽然确切的全球死亡人数难以统计,但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等机构的数据,每年美国

相关内容:

对美国来说,最近的日子不太好过,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十分令人担忧。不过,就好像2020年不够让人难受一样,美国人现在又有了一个新的问题要面对,那就是号称杀手大黄蜂的入侵动物。

杀手大黄蜂

这种动物的原名,叫做中国大虎头蜂(Vespa mandarinia)。虎头蜂不算是它的学名,只不过由于身体颜色很像老虎,故而得到这个绰号。

顾名思义,这种黄蜂一般都出现在亚洲地区。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些黄蜂漂洋过海,来到了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4月初发表的一篇帖子中说:他们最早在去年12月的时候,发现了大虎头蜂。"它们就像从怪物动画片里出来的东西,巨大的头部呈现出橙黄色。"华盛顿大学昆虫学系的蜜蜂饲养员苏珊·科贝(Susan Cobey)说。

2013年10月的时候,我国陕西省就出现过大虎头蜂伤人的事件,当时造成的伤害也非常令人震惊,最终有超过1600人被蜇伤,41人甚至因此丧命。难怪华盛顿大学的物种入侵专家托德·穆雷(Todd Murray)指出:“这是一种令人震慑的大黄蜂”。

通常来说,大虎头蜂都会生活在低山区域或者林间。一只成年的大虎头蜂体长可达45毫米,翼展75毫米,刺长6毫米。

除了冬季之外,其他时间都有大虎头蜂的活跃。每年4月份,它们会结束冬眠,以植物为食,同时建立巢穴。这项工作结束后,它们就开始展现凶残的一面。一般来说7月和11月时尤其活跃,而且夏末秋初时破坏力更强。这段期间是大虎头蜂到处寻觅蛋白质、供养第二年蜂后的过程,所以此时的大虎头蜂更加可怕。

被大虎头蜂蛰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前不久,加拿大养蜂人康拉德·贝鲁贝对外介绍了自己在温哥华岛上被大虎头蜂蜇伤的经历。据说他一共被蛰了7处,但是活了下来。据他回忆:“那种感觉就像是被烧红了的铁钉扎进了肉里。

实际上,疼痛还只是最轻微的伤害,大虎头蜂的蜂毒更加可怕。要知道,它是世界五大毒蜂之一,毒死人的案例也是时有发生的。

被大虎头蜂蛰的受害者可能会出现皮肤出血和坏死的迹象,这是因为毒液无法被中和。不过,大虎头蜂的毒液并没有传说中十大毒王那么高效。单个大虎头蜂不会致死,但是如果被蛰得太多,就会导致器官衰竭、过敏性休克或心脏骤停,最终致死。

据统计,死于大虎头蜂的人平均被蛰59次,幸存者平均被蛰24次。在我国,一般建议被蛰10处才需要就医(当然不足10处也可以),超过30处就要进行急救了。去年被蜇伤的那个加拿大人被蛰了七处,最终也只是感受了一些疼痛。

当然了,即便不会被毒死,被蜇伤也不是什么好事。那么,我们平时应该怎样避免被大虎头蜂或者其他蜜蜂蛰呢?

如何防止被蜇伤

由于大虎头蜂更多的是在我国范围内活动,因此美国这一次出现大虎头蜂,也应该让我们引起警惕。那么,如果遇见大虎头蜂,我们该怎么做呢?

(图片说明:大虎头蜂尾刺特写)

  • 警惕但不要恐惧,不要主动攻击大虎头蜂。对于其他蜜蜂也是一样,只要不主动招惹,它们都不会主动攻击人类。
  • 在大虎头蜂可能出没的地方(如野外),记得不要穿太鲜艳的衣服,同时也不要喷香水或者使用含有芳香味的洗发精或除汗剂,这些都会误导大虎头蜂,让它以为你是花朵。
  • 在野外尽量穿长袖的衣裤,减少暴露的部位。也可以戴帽子,防止洗发水、护发素留下的味道吸引蜜蜂。

当然,意外总是会发生的。如果真的不小心被大虎头蜂蛰了,可以先用肥皂水或者小苏打水清洗一下伤口。因为它们的蜂毒显酸性,所以这些碱性液体可以中和一下。另外,也可以像被蛇咬伤时一样,用纱布在伤口和心脏之间扎紧,减少毒素的传播。但是记得每15分钟放松一次,否则机体会坏死。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及时就医,让专业的医生来解决蜂毒。

比杀人更可怕的是……

实际上,大虎头蜂攻击人类的情况毕竟还是少出。生物学家们更担心的,是大虎头蜂对环境的破坏。

大虎头蜂这个名字虽然不是官方名称,但是这个“虎”字可以完美地形容它的行为。

大虎头蜂虽然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但是对于其他蜜蜂来说可是一点不客气。为了自己的利益,它们经常会大开杀戒,十分凶残。据说大虎头蜂的最高纪录,是在1分钟之内将其他40只蜜蜂的头部咬下来。去年11月份,有人在华盛顿州发现成千上万的蜜蜂尸体,头部惨遭撕裂。现在看来,恐怕大虎头蜂难逃其咎。

实际上,其他蜜蜂不是大虎头蜂的终极目标,它们想要的,是蜂巢。据美国华盛顿州农业部(WSDA)介绍,仅仅几只大虎头蜂,就可以在短短几个小时内用残忍的杀戮行为让一个蜂巢“灭门”,然后霸占蜂巢,作为自己的家园,并且抚养原来蜜蜂的幼虫。你可能以为它们还挺好心的,但是它们可能更多的是让这些幼虫长大后成为自己的奴隶。

甚至,在缺乏食物的情况下,大虎头蜂还会出现同类相食的情况,弱小者惨遭杀戮,被更大的大虎头蜂用以果腹。

总之,大虎头蜂是一种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动物,它们有的时候还会对别的昆虫痛下杀手。因此,大虎头蜂所到之处,当地的生态环境都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因此,华盛顿州农业部在官方网站上专门开出一个网页,首先是用巨大、显眼的红色banner页来向民众警示大虎头蜂的可怕。同时民众目击到大虎头蜂也可以通过这个界面向他们报告,以便政府部门处理。另外,由于当地养蜂服的防护能力不够,华盛顿还从我国订购了强化养蜂服,用于和大虎头蜂的“战役”。

(图片说明:华盛顿州农业部官方网站提示民众小心大虎头蜂)

华盛顿州农业部的昆虫学家克里斯·鲁尼(Chris Looney)发文称:“如果你看到它们,千万不要试图自己把它们杀死,而是要赶快逃跑,然后打电话给我们!如果我们想要彻底消灭这种动物,那么每次一目击的及时报告对我们来说都至关重要。”

入侵物种对于世界各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有可能导致当地生态系统的混乱。虽然人类给地球的生态系统带来了一定的破坏,但是我们也在尽量维护着生态圈的平衡和安全。

我想,这就是人类存在的意义,我们可以让地球变得更好。

发布于 2025-11-02 09:00
收藏
1
上一篇:低调黄蜂渐露锋芒,重建拼图之谜揭晓在即? 下一篇:30分钟灭蜂利器遇挫,蜜蜂巧用物理奇招,3万蜂群逆袭大黄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