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宝安先进制造业密码,深圳航盛铸就汽车电子行业“百年老店”传奇

我们来解码宝安先进制造业的代表性企业——深圳航盛电子,探讨其如何致力于成为汽车电子行业的“百年老店”。
"解码宝安先进制造业:深圳航盛电子的实践"
深圳航盛电子(Autonics)是宝安区乃至深圳市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特别是汽车电子领域的杰出代表。解码宝安先进制造业,航盛提供了一个多维度、深层次的样本。其致力于成为汽车电子行业的“百年老店”的目标,也揭示了其战略远见和对核心竞争力的追求。
"一、 宝安先进制造业的背景与航盛的角色"
"宝安定位:" 宝安区作为深圳的产业重镇,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为主导,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创新活力。宝安的先进制造业体现在其技术密集度、智能化水平、品牌影响力以及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 "航盛的角色:" 航盛电子深耕汽车电子领域,尤其是在智能座舱、网联系统等前沿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它不仅是宝安制造业实力的体现,更是推动宝安乃至深圳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二、 航盛电子如何体现“先进制造业”特征?"
1. "技术创新驱动:" "核心技术掌握:" 航盛在智能座舱(IVI)、车联网(Telematics)、智能驾驶相关

相关内容: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刘琼 吴素红

“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国际化汽车电子领军企业。”航盛电子董事长杨洪对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说。

当下,适逢中国汽车工业新时代,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深圳“20+8”产业集群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作为汽车电子产业的领军企业,航盛将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如何跨界融合、产业协同,构建共生共赢的生态圈?

创新引领

从小企业到“行业龙头”

走进航盛电子的展厅,从最初的车载调谐收音机到ADAS,到T-box、智能座舱……上百款产品的迭代,呈现的是航盛30年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自主创新之路。

1993年成立之初,航盛只是一家很小汽车音响企业。身为中航工业深圳市南航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杨洪被委派到深圳,成为航盛的“开拓者”。从最初的年产值不足100万元,到如今年产值超过50亿元,依托的是其一直深度践行的“科技创新文化护航”的理念。

“要成为汽车电子行业的世界一流企业,就必须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努力创造自主品牌。”杨洪认为,只有在产品、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方面都进行创新,在行业内做到极致,才能成就引领者地位,获得更多发展空间。

正因为如此,1993年航盛电子便自主开发了车载调谐收音机,1998年首次实现为轿车厂商——神龙汽车配套、批量供货。2006年,更是获得了日产雷诺“全球技术创新奖”。成为国内第一家拿奖的汽车电子企业,且是目前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航盛合作企业

如今,航盛与中兴、华为、腾讯、阿里、高德、科大讯飞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出于对用户需求和体验的重视,积极与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东风日产、东风本田、广汽本田、南北大众、北京现代、江铃汽车等一批整车厂互动,共同来定义产品,合作共创前导性研发,是行业内当之无愧的领军企业。

对标国际

定义新一代智能座舱

航盛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中国汽车产业进入了全新的阶段,航盛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和机遇。“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公司在智能驾舱的优势产品线上,逐步建立完善了新能源、智能网联、高阶智能驾驶相关产品线。”杨洪说。

早在十年前,航盛就开始布局智能驾驶。2010年,航盛成立智能驾驶研究院,并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辅助驾驶、自动泊车、驾驶员管理系统(DMS)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航盛在导航、仪表、显示屏、HUD、后座娱乐等产品上不断迭代升级成为智能座舱,与TBOX终端、智能天线、V2X等网联产品一起逐步形成完整的智能网联产品布局,业务范围涵盖了信息娱乐系统、座舱域控制系统、智能驾驶系统和新能源汽车控制电子系统。

“目前,在智能座舱领域,航盛已经走到了前面,技术水平对标国际,产业化能力不输国际品牌。”杨洪说。

产业协同

让自主可控成为现实

“要做百年老店”。早在20多年前,杨洪就表示技术要自主可控,要拥有自主品牌。如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迅猛,产业协同已成为发展共识。

“自主品牌企业必须在研发、制造方面,补链、强链,建立自己的产业体系,才能将自主可控的理想变成现实。”杨洪说,自主可控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放弃国际合作,汽车行业是一个全球化的产业,“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国内外整车以及零部件企业应该合作开放,才能共享、共赢,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杨洪认为,不管是智能网联还是智能驾驶,都不是哪一个企业能独立完成的,需要依靠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协同逐步完善。“接下来,我们将依托自身成熟完善的汽车电子设计与制造能力,加大与硬件、软件供应商合作力度,做好系统集成商的角色,助力车厂打造智慧出行新体验。”

未来,智能驾驶的需求增长会更快,这也是航盛发力的主要方向。通过智能制造打造出高可靠性、高稳定性产品,实现从零部件企业向汽车电子系统集成商的迈进。预计“十四五”期间,航盛年销售额将超100亿元,年产销量突破1000万台(套)。

审读:孙世建 蒋祝璇

发布于 2025-11-07 02:00
收藏
1
上一篇:航盛集团华东高端智能制造基地常熟盛大启幕,引领汽车电子产业创新蓝图绘就 下一篇: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产业行航盛电子,深耕国内市场,产品占有率突破25%成就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