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流通行业直面转型挑战,共探发展新机遇之路

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且切中要害的主题。汽车流通行业正经历着深刻而复杂的转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以下是对这个主题的探讨:
"直面转型阵痛:汽车流通行业面临的挑战"
汽车流通行业正站在历史性的转折点。传统的“车市黄金时代”逐渐落幕,行业正经历着由多重因素驱动的深刻变革:
1. "新能源革命的冲击:" 电动汽车(EVs)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加速普及,正在颠覆百年燃油车的销售模式。这不仅涉及产品本身的差异(无需保养、能量补充方式不同),更带来了全新的销售、交付、售后、金融和充电服务需求。 2. "消费模式的变迁:" 年轻一代消费者成为购车主力,他们更注重个性化、体验感、数字化和即时满足。线上看车、虚拟试驾、订阅制、融资租赁等新消费模式不断涌现,对传统4S店等线下模式构成挑战。 3. "市场竞争的白热化:" 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互联网科技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等多方势力涌入,市场竞争格局日趋复杂。价格战、品牌战、服务战交织,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4. "数字化转型的压力:" 线上获客、大数据分析、智能营销、线上线下融合(OMO)成为必然趋势。许多传统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和能力建设相对滞后,面临

相关内容:

华社海口11月7日电 题:直面转型阵痛 汽车流通行业探寻发展新机遇

新华社记者唐诗凝

汽车流通,是连接汽车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环节,涵盖整车销售、售后服务及二手车交易等诸多板块。

面对汽车市场产品结构重构、竞争格局重塑、渠道模式演变等新变革,如何稳定和优化畅通高效的汽车流通体系?11月5日至7日,在海南海口举行的2025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会汇聚各方智慧,共探前行路径。

一组数据印证汽车市场活力: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超340万份,置换更新超660万份。

与会嘉宾指出,今年以来汽车市场潜力不断释放,乘用车零售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屡创新高,离不开国家促消费政策,以及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有力支撑。

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分析称,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以来,我国汽车市场已经出现了积极变化,“一方面经销商库存指数呈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终端市场价格呈现回升趋势,这对经销商来讲是重大利好。”

但也要看到,经销商面临的困境仍然存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王都指出,行业持续深度调整,经销商网络呈现总体收缩态势,部分经销商业务收益下滑,销售返利不及时让经销商现金流承压等。

对此,王都呼吁重视流通端治理与厂商关系重塑,将合理库存系数控制在1.0至1.5之间,将返利支付周期缩短至合理区间,禁止任何形式的拖欠和绑定。“只有让经销商摆脱生存焦虑,才能真正释放创新活力,回归服务本质。”

谈到二手车市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罗磊表示,3.6亿辆的汽车保有量为二手车市场扩容提供了强大“蓄水池”,加上政策持续健全,二手车经营环境越来越好,二手车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从卖车到卖服务,将助推消费者信任度不断提升。

专家表示,要进一步推动解决二手车流通的堵点卡点,加大培育壮大企业化、专业化、品牌化的经营主体,加快经销商集团二手车增量业务布局,推动诚信交易、服务质量和售后能力的大幅提升。

“汽车流通行业要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不管是新车经销商还是二手车商,都要做好经营转型和服务创新工作,化危为机,向新而生。”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肖政三表示,下一步,协会将携手行业企业共同做好以下工作——

重塑渠道价值,持续引领汽车流通行业变革。结合市场实际、关注技术创新,借助AI技术、流通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助力经销商构建特色鲜明、便捷高效的汽车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打造汽车流通行业的服务品牌。

重构和谐厂商关系,增强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韧性。建立更加务实高效、公平合理的品牌授权合作新模式;通过维护经销商合理适当的投资和服务收益,助力渠道发挥更大价值;让和谐共赢的厂商关系成为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坚实基础。(完)

发布于 2025-11-13 02:00
收藏
1
上一篇:知名品牌刹车片盘点,值得收藏的优质选择及更换建议 下一篇:直面转型挑战,汽车流通行业挖掘发展新机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