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液,发动机“控温专家”的守护者
这确实是一个很贴切的比喻!“冷却液”确实是发动机的“控温专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个比喻:
1. "核心功能:调节温度 (控温)"
发动机在运行时会产生巨大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去,发动机会因过热而损坏。冷却液的核心任务就是吸收发动机产生的多余热量,并将这些热量通过散热器等部件散发到空气中,从而将发动机的温度控制在最理想的运行范围内。
2. "工作原理:循环与传递"
冷却液(主要成分是水和防冻剂)在发动机内部的水道和散热器管路中循环流动。它首先吸收发动机高温部件(如气缸盖、气缸体)的热量,温度升高后流到散热器。在散热器中,通过风扇吹风或空调压缩机辅助冷却,将热量散发到周围空气中。冷却后的液体再回到发动机,继续吸收热量,形成一个持续的“热量搬运”过程。
3. "专家的“工具”:"
"防冻剂:" 这是冷却液的关键成分,主要作用是降低水的冰点(防止冬季结冰冻裂发动机),提高沸点(防止夏季高温下开锅),并具有防腐蚀、防沸腾的作用,确保冷却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能稳定工作。
"水泵:" 作为冷却液的“心脏”,强制推动
相关内容:

提起发动机冷却液,很多车主首先想到“防冻液”,千万别以为它只能防冻。发动机冷却液,堪称车辆发动机“控温管家”,一年四季分分钟离不开它,但不少人在保养车辆时却忽视了它。据统计,全球50%以上的汽车发动机故障来源于冷却系统。
发动机冷却液,又称 “防冻液”“水箱宝”,本身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加入着色剂后会呈现出红色、蓝色等鲜艳的颜色,便于泄漏检查。常见的冷却液以乙二醇-水溶液为基础,在加入降冰点剂、缓蚀剂、消泡剂等添加剂后,就具备了防冻、防沸、防腐蚀、防水垢等功能。
当发动机工作时,温度能飙到几百摄氏度,冷却液得像“降温使者”一样带走大量热量,并且在夏季高温时将沸点控制在108摄氏度以下,避免水箱“开锅”;而在寒冬时节,它又化身“抗冻卫士”,低至-60摄氏度的冰点也能防止水箱冻裂、缸体受损。除了控温,它还要给发动机里的金属部件穿上“防护服”,阻止生锈腐蚀,同时抑制水垢生成。
为了让发动机保持最佳状态,“控温管家”冷却液要做好日常检查和注意更换周期。切记!不同颜色、不同品牌的发动机冷却液绝对不能混加,否则不同产品中的添加剂发生反应,产生絮状物堵塞管路,因此换液时一定要排空旧液再添新液。
日常检查中,可以在冷车状态下打开引擎盖看储液壶,液位低于最低刻度线就要补加;颜色变得浑浊、发暗会堵塞水管,要直接更换。
普通冷却液2年或4万公里更换一次,有些长效冷却液能撑到10万-20万公里,这就需要根据说明书内容操作。电动车电池有散热需求,每4~5年也要检查更换。冷却液过期变质会引起冷却系统失效、堵塞管路,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发动机报废。
为了发动机能更长久的稳定运行,选好冷却液至关重要,有几项核心指标可以判断产品优劣。在防冻防沸方面,冰点和沸点之间温差越大,性能越好。需要注意的是,冷却液要选择冰点低于当地最低气温10摄氏度左右的产品。在防腐防垢方面,冷却系统设计寿命普遍在十年以上,冷却液需要对发动机内所有材料起到全面保护的作用,避免材料腐蚀、渗水漏水现象。

昆仑之星冷却液具有卓越的热传导性能和出色的低温防冻保护性能,乙二醇型轻负荷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冰点最低可达-45摄氏度。冷却液中添加的缓蚀剂可以保护金属部件,与橡胶、塑料、连接管等非金属部件有良好的兼容性。不含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添加剂,也无需稀释即可使用。
在车辆养护中,冷却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辅助品”,而是守护发动机长效运转的“卫士”,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工作温度稳定性、零部件损耗速度与整体使用寿命。昆仑润滑将用润滑领域“国家队”品质的冷却液产品让每一次行驶都稳妥,为车辆动力核心筑牢安全防线!
来源:昆仑润滑KunLun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