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籁5年车主直言,这4大优点越用越上瘾,3个缺点早了解早避坑

作为一个开了开天籁超过5年的老车主,结合这些年来的实际用车体验,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这台车确实有让人越用越喜欢的地方,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提前了解的“坑”。
"越用越香的4个优点:"
1. "越开越顺的变速箱 (CVT的平顺性):" "实话:" 开天籁的CVT变速箱是很多人选择它的主要原因之一。刚开始开可能觉得有点“软”,但用久了你会体会到它的好。尤其是在市区走走停停,或者高速上匀速巡航时,它几乎感觉不到顿挫和换挡痕迹,非常平顺。跟车、跟老婆开车都特别舒服,不会因为变速箱问题影响心情。这种平顺感是很多其他车型(尤其是双离合)难以比拟的。
2. "越用越懂你的底盘滤震 (悬挂的舒适感):" "实话:" 开天籁的悬挂调校以舒适为主,初期可能感觉有点“软”,甚至有人吐槽“散”。但开上几年,你会觉得这恰恰是它的优点。它对路面细小的颠簸过滤得很好,无论是高速过减速带,还是乡间小路,都不会让你觉得特别颠簸。长途驾驶非常舒服,不会让身体那么疲惫。这种“越用越懂你”的舒适感,是它区别

相关内容:


作为开了5年天籁的老车主,从日常通勤到全家自驾游,这辆车陪我跑了近8万公里。今天不吹不黑,聊聊它的真实优缺点,给打算入手家用B级车的朋友做个参考。

先说说让人越用越离不开的优点,核心就是“家用刚需适配度拉满”。

首先是“移动大沙发”名不虚传,这绝对是天籁的王牌优势。座椅用了多层缓冲材质,人体工学设计贴合腰背,跑高速连续开4小时也不会腰酸背痛,后排家人经常坐着就睡着了。高配的加热、通风和按摩功能,冬天上车不冰屁股,夏天不闷汗,等人时开个“一键休息”模式,简直是移动躺椅。再加上双层隔音玻璃和ANC主动降噪,市区通勤基本听不到风噪胎噪,高速上聊天也不用扯着嗓子喊。

其次是空间和实用性够顶。2825mm的轴距不是白给的,我180cm的身高坐后排,腿部空间能超两拳,翘二郎腿毫无压力。后备箱容积516L,全家出游的行李箱、婴儿车、露营装备全能塞下,虽然后排座椅不能放倒,但中间有小窗口,拿取物品很方便。车内储物格也贴心,门板能放保温杯,换挡杆前方的储物槽刚好放下手机,还支持无线充电,日常用着很顺手。

再者是省油耐用,养车没压力。我的2.0L自吸版本,市区通勤油耗大概9L/100km,高速只需要7L左右,比同级别德系车省不少。开了5年除了正常保养,没出过什么大毛病,三大件稳定性靠谱,基本不用跑修理厂。后期保养费用也不高,小保养一次几百块,普通家庭完全能承受。

最后是动力平顺,新手也能轻松开。CVT变速箱换挡丝滑得像电动车,没有顿挫感,市区堵车跟车特别舒服。如果追求动力,2.0T版本能做到7秒内破百,推背感十足,还兼顾了油耗,比自吸版只高0.5L左右,家用和偶尔激情都能满足。

当然,天籁也不是完美的,这3个缺点得提前心里有数。

最明显的是操控偏软,运动感不足。悬架调校为了舒适性牺牲了支撑性,高速过弯时车身侧倾比较明显,激烈驾驶时缺乏信心。2.0L自吸版本起步偏肉,地下车库爬坡时需要深踩油门,发动机噪音会变大,但速度提升比较慢。

其次是小毛病和细节有待提升。部分车主反映低速行驶时会有低频共振,颠簸路面偶尔会出现车门或仪表台异响,虽然不算严重,但确实有点闹心。车漆也比较薄,日常行驶容易被石子崩出小划痕,停车得格外小心。另外,中控屏尺寸偏小,车机系统不如新势力车型流畅,语音助手偶尔会误唤醒,科技感稍显落后。

最后是保值率和部分配置短板。天籁三年保值率大概60%-65%,虽然不算低,但比凯美瑞略逊一筹,如果打算开几年就换车,残值会少一点。还有些细节配置不够贴心,比如低配车型尾灯是卤素光源,晚上亮度一般;原厂倒车影像清晰度不高,新手停车需要多留意。北方车主还要注意,CVT变速箱冬季冷保护时间较长,零上几度就可能出现“干火不走”,得等水温油温上来才能正常提速。

用车总结天籁是一款“偏科但精准”的家用车,如果你更看重舒适性、空间、省油和耐用性,不在乎操控激情和科技噱头,它绝对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但如果追求激烈驾驶、看重高保值率或者痴迷智能车机,可能需要再权衡一下。

买车终究是看需求,天籁五年的陪伴,让我觉得它更像一个靠谱的“家庭伙伴”,把舒适和实用做到了极致。你觉得天籁的优缺点能接受吗?

发布于 2025-11-15 05:37
收藏
1
上一篇:[测评] 神车驾到!福田时代驭菱V1柴油动力微卡,高效动力诠释微卡新标杆 下一篇:15万预算选合资中型轿车,省油舒适保值首选——天籁的四大优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