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北京制造辉煌不再,如今沦为“垃圾”制造重地?
“北京制造”这个词,曾经承载着中国制造业的骄傲和首都工业实力的象征。它代表着标准、品质、技术和一定的“国货之光”形象,比如早期的“燕舞”收音机、“海燕”缝纫机、“北京”牌自行车等,都曾是家喻户晓的品牌,是几代人记忆里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化的冲击以及中国制造业自身的转型升级,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现在,当人们提及“北京制造”时,有时会联想到一些低端、劳动密集型,甚至被贴上“垃圾”标签的产品,比如某些服装、玩具、甚至是仿冒品。
这种现象的出现,背后有多重原因:
1. "产业升级与转型:" 首都北京的核心竞争力早已从传统制造业转向了高科技、金融、文化、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大量的制造业产能,特别是低端制造业,要么外迁到了成本更低的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中西部地区),要么就被淘汰了。留在北京的制造业,更多是围绕高科技(如中关村电子制造)、汽车、医药等高端领域,这些领域的产品自然无法与过去的“老牌”工业产品相提并论。
2. "全球化竞争与消费升级:" 国际品牌和来自其他地区(包括成本更低的地区)的制造业产品涌入市场,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升级,对产品的品质、设计、品牌的要求越来越高
相关内容:
你有多久没有听过北汽制造(BAW)这家企业的消息了?如果还感觉陌生的话,那北汽制造212和勇士这些车型应该很耳熟吧,包括曾经国内的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北京吉普,都能让人回想起北京汽车制造厂这家曾经红极一时的企业。但如今,它只能沦落到造微型电动车以及一些“不知所云”的边缘车型的地步。

最近,北京汽车制造厂迎来了71周年庆典(历史是真悠久),官方顺势发布了几款新车,并宣布要进入新赛道2.0战略,同时还一本正经的宣布将布局硬派越野车、皮卡、MPV、微型车和轻卡在内的五大产品市场。
先让我们来看看北京汽车制造厂发布的这几款新车。

这个叫元宝,是台微型电动车。北京汽车制造厂称将要打造“吉祥三宝”产品(上个世纪的产物,如今还在玩梗),分为“元宝、元宝PLUS、家宝”,看到它,你总能想到“老年代步车”这个产物,至于为什么会想到,我们后文会解答。

这个叫卡路里,是北京汽车制造打造的全新皮卡。搭载的是五菱柳机的2.0L自吸发动机。

这台叫王牌,是北京汽车制造厂打造的全新MPV车型。看着像埃尔法和岚图婚外情生下的发育不良的私生子,一台轮廓很高级的面包车。

这台叫鲸卡T8,是北汽微卡家族的新贵。
最厉害的还属下面这个了。北京汽车制造厂宣布,复活212,“延续越野传奇”。

然后立马就宣布推出212战友版,这台车还是原来的配方原来的味道,更换了全新的前杠造型,其它的依旧是212原来的设计。这就算延续越野传奇了,还是我们熟悉的味道。
一句话评价:就算是战友,也容不得你这样坑。
整体看下来,这些新车的产品力和他们的名称一样拉跨。
如果北京汽车制造厂是一家新起步的车企,把车造成这样无可厚非,但它作为新中国第二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仅次于一汽),七十多年过去了,反而把车造成这样,不禁让人唏嘘。

之所以如此拉跨,是因为北京汽车制造厂早已不是曾经那个车企,如今的它,只剩下一个造车资质和品牌的资质。
其实很多人会把北京汽车制造厂和北京汽车混为一体,如今的它们基本上已经没有关系。
在2015年之前,北汽方面持有北汽制造51%的股权,后来因种种原因(主要原因还是经营状态太差,产品老化)被北汽抛弃,而接盘北汽制造的是山东省内最大的低速电动车企业之一的富路集团,该集团主要是生产低速电动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代步车)。

所以如今的北汽制造已经不再是国企,也和北汽没什么关系,变成一个妥妥的民营企业。就连总部和生产基地如今都已经搬到了山东。
而富路集团接受北汽制造的原因也很简单,说好听点叫品牌背书,产业升级,说难听一点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说到底,他们生产的这些车型,依旧是些低端没什么技术门槛的产品。

北汽制造作为曾经在中国汽车史上画下浓墨重笔的一个企业,它开发出了中国第一辆轻型越野车,自主研发了北京市第一辆小轿车、研制出中国第一辆摩托车,由朱德元帅亲笔题写厂名。如今却沦落到在山东造老年代步车,还依旧吃着老本,不禁让人唏嘘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