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画幅相机王者风范,老飘飘深度解析飞思相机使用技巧
我们来聊聊飞思(Fleesens)相机,特别是老飘飘(这个昵称通常指经验丰富的飞思用户或爱好者,这里借用来代表资深用户群体)视角下的飞思相机使用体验。
飞思(Fleesens)作为中画幅(Medium Format, MF)相机领域的佼佼者,以其顶级的画质、出色的色彩科学、强大的动态范围和卓越的做工闻名于世。对于追求极致影像质量的摄影师来说,飞思相机往往代表着专业和高端的选择。从老飘飘(资深用户)的角度来看,使用飞思相机通常意味着对以下几点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1. "无与伦比的画质和细节:"
"核心优势:" 中画幅传感器带来的巨大像素量(通常远超全画幅)是飞思最核心的魅力。这意味着惊人的细节捕捉能力、极其宽广的动态范围和细腻的色彩过渡。
"使用感受:" 老飘飘会告诉你,飞思相机能“看见”并记录下人眼和普通相机难以察觉的细节。无论是风光摄影中的毛发质感、织物纹理,还是人像摄影中的皮肤细腻度,飞思都能给出令人惊叹的结果。这种“清晰感”和“质感”是飞思用户的共同追求。
2. "顶级的色彩科学和宽容度:"
"核心优势:" 飞思的传感器和色彩
相关内容:
从风景摄影来说,这款相机毫无疑问是风景摄影是梦想中的宝物。对于希望拍摄具有商业价值,例如为图库或广告等拍摄作品的时候,这款相机可以提供具有商业价值的画质。风景摄影在细节的呈现上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我拍摄的九寨沟这个项目中,大量的森林、水面倒影、波纹等需要极其细腻的细节呈现。只有使用较多的像素和更好的宽容度才能将所有这些细节,完整地保留在照片中。和常规画幅的相机相比,飞思相机在细节的保留上更具有优势,它的色彩深度在使用软件的时候可以看出来,有着非常好的宽容度,在暗部有非常多的细节都可以被还原出来。而且在拍摄中高光稍有过曝的地方也很容易后期在软件中拉回来。也就是在宽容度的均衡上有很大的优势,这一点当你在观察照片的时候就会看到。

老飘飘作品
宽容度曾经是数字相机的软肋,在亮度差别巨大的拍摄环境下,宽容度尤为重要,九寨沟拍摄的时候天空中布满了乌云,和森林以及水面相比,天空还是过分明亮,我在测光的时候,基本上是以高光作为基础标准来衡量整个画面的亮度平衡。拍摄完成以后,尽管直接从数字机背上观察这些照片会比较灰暗。但是因为有强大的后期软件capture one和飞思相机自有的raw格式来作为支持,我并不担心画面的最终结果。

老飘飘作品
中画幅相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画质极为细腻,试想一下一斤黄豆种煮出来的一碗豆浆和一把黄豆煮出来的一碗豆浆,他们的浓度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在拍摄的时候,常规画幅和中画幅在取景上都是可以一样的,但是八千万像素经过压缩以后,即使是在网络上使用的1200像素的图,也远远高于全画幅相机,这一点决定了飞思相机这样的具有数字机背的中画幅相机在画质上具有绝对的优势。

老飘飘作品
在构图上,常规情况下拍摄是一次性构图来完成的,在更多像素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对画面中的某个局部进行截取,但这就有赖于像素的密度。在这张照片中,我拍摄的故宫午门,你可以看到1080宽度的网络作品上,午门的牌匾基本是看不到的,但是如果我需要对局部进行裁切,那么我就可以在午门的牌匾附近进行裁切。这等于获得了另外一张不同的作品,从这一点来说高画质多像素的相机,等于附赠了一枚长焦镜头。

摄影师老飘飘
后期我使用capture one来完成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基本上是按照专业摄影过程来设计处理流程的,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对高光和阴影的平衡分配十分方便,在直观拍摄结果中,阴影和高光有着巨大的反差,而在软件中阴影中所隐含的细节很容易获得恢复,而高光中过曝部分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