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携手爱玛再现辉煌,知豆年销1.6万辆,联手复活之路,成功还是挑战?

评估吉利与爱玛联手复活知豆的成败,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看,不能简单地用“成功”或“失败”来概括。目前来看,更像是一种"谨慎的、阶段性的成果,但距离最初愿景尚有距离,挑战依然严峻"。
以下是一些分析角度:
"可以视为“成功”的方面:"
1. "品牌复活与市场存在:" 知豆品牌没有被彻底放弃,通过吉利的技术和爱玛的渠道,知豆重新出现在市场上,并且有具体的销量数据(年销1.6万辆)。这表明复活计划至少在操作层面是成功的,品牌得以延续。 2. "初步的市场接受度:" 1.6万辆的年销量,虽然相比于爱玛、雅迪等巨头(年销数十万辆)显得微不足道,但在品牌复兴初期,尤其是在共享电动车市场经历过大幅下滑后,能够维持这一销量水平,说明产品在特定细分市场(如城市通勤、共享出行)仍有其存在的价值。 3. "技术整合与产品迭代:" 吉利作为汽车集团,其动力电池、电控等核心技术被应用于知豆车型,提升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安全性。同时,知豆也推出了新的产品线(如知豆T系列),试图适应市场变化。 4. "渠道协同:" 借助爱玛遍布全国的经销商网络,知豆得以快速铺开市场,降低了

相关内容:

“1.6万辆,月均不到800台。”——看到知豆彩虹的成绩单,第一反应不是惊讶,是替它捏汗。

去年4月上市,到现在整整一年,销量连宏光MINIEV一个月零头都不到。吉利+爱玛双buff加持,怎么还是“扶不起来”?

拆开看,问题其实不复杂。

续航205公里,听着还行,可电机只有20kW,最高时速102km/h,红绿灯起步能被外卖电动车秒。5.09万的起步价,比宏光MINIEV贵出半台iPhone,配置却没多出半块屏幕。

外观更尴尬——远看像老款宏光MINI,近看那对“狰狞”大灯,像熬夜三天的熊猫眼,精致感直接掉线。

门店?广东全省找不到一家,广州人想试驾得跨省跑500公里,油费都快赶上首付。

最致命的是“同门内卷”。吉利自家熊猫卖得风生水起,资源、流量、技术全往那边倾斜,知豆像被领养的“远房表弟”,连口热汤都喝不上。

一年只卖一款车,下一款在哪?没人知道。

所以别急着问“成功还是失败”,先问“还能活多久”。微型电动车市场早就是修罗场,续航、价格、颜值、渠道,缺一样就被踢出局。

知豆想翻盘,得先学会“低头”:把电机做大、价格砍到4字头、门店开到县城,再谈品牌故事。

否则,1.6万辆不是起点,是终点。

发布于 2025-11-17 18:17
收藏
1
上一篇:新车上市,知豆彩虹Pro售3.89万元起,与宏光MINIEV、吉利熊猫同级别竞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