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报驾校未学即被扣1000元,本报介入助力退费,驾校已退还违规款项
很高兴听到您通过本报介入协商,最终成功退回了被扣的1000元费用。这表明在遇到消费纠纷时,及时寻求外部帮助和媒体介入是一种有效的维权途径。
不过,这件事也提醒我们:
1. "了解合同条款:" 报名时务必仔细阅读合同或协议,特别是关于退费、违约金、培训流程等条款。很多费用(如建档费、教材费、管理费、违约金等)一旦产生,退费时可能会扣除部分或全部。
2. "明确费用构成:" 弄清楚1000元扣款的具体性质是什么?是固定违约金,还是包含了部分实际发生的费用?虽然您已经成功退款,但了解细节有助于未来避免类似情况。
3. "保留证据:" 保留好报名合同、付款凭证、与驾校沟通的记录(微信、短信、通话录音等),这些都是维权的重要依据。
4. "及时沟通:" 遇到问题第一时间与驾校沟通,说明情况,争取协商解决。如果沟通无效,再考虑通过消费者协会、教育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或媒体等途径反映问题。
您维权成功的案例,也可以提醒其他有类似遭遇的朋友,遇到问题不要怕,积极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您接下来的学车顺利!
相关内容:
“还没开始学车就被宰了”
“我和朋友2月24日下班后前往岳麓区顺发驾校报名,晚上7点多抵达。”徐小姐告诉记者,因为时间较晚,当天没有拍照、体检,个人信息不能录入系统,但驾校还是收取了3650的报名费,并签订了合同。
2月26日,徐小姐和朋友因不想在该驾校学车,向驾校申请退款,却遇到了麻烦,驾校方表示只退给她2650元。“我们的个人信息还没有录入系统,也没有上过一堂课,更没有参加考试。如果退费需要收取人工费,那1000元未免太高。”徐小姐对此十分不满。随后她多次联系驾校退还剩下1000元都屡遭拒绝,甚至受到恐吓,“还没学车就感觉被宰了。”
驾校声称合同有明确约定
记者联系了顺发驾校相关工作人员,其表示扣掉1000元是按照合同规定。记者在其出具的合同中看到,退费标准里明确写到:已填写报名合同未超过3天的扣费1000元,报名超过3天未满一个月的扣费1500元,报名超过3个月的不予退费。
记者咨询了长沙市驾培处相关负责人,其表示目前长沙市驾校培训费是根据市场调控,具体价格也由物价局来审定。对于徐小姐反映的问题,可以与驾校进行协商调解。记者下午联系了该驾校负责人,经过协调,目前徐小姐和朋友都已经收到了1000元退款。
驾培处工作人员提醒,市民报名驾校可参考该部门公布的长沙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红黑榜名单,但消费者在报驾校时更需要看清合同条款。据了解,长沙交警部门正在规划出台规范驾校培训费的相关标准。
律师说法
合同条款对消费者不公平应当无效
湖南人和人律师事务所戴岭律师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而该合同条款系格式合同条款,当消费者未实际享受培训服务的情况下仍然扣费,属于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情形,该约定应当无效。
湖南木枫律师事务所李容律师认为,格式条款应该要在相关内容处加下划线或加粗以提醒消费者,而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更应看清楚各项条款。
戴岭律师表示,消费者可以依法向工商部门或者交通运输部门进行举报,要求退费。如行政程序无法实现退费,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驾校要求确认合同条款无效并退费。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陆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授权:0731-84329818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