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骐达TIIDA事故反思,汽车安全教育的警示与启示

将日产骐达(TIIDA)视为汽车安全教育的反面教材,这种说法有其特定的角度和依据,但可能过于片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观点:
"支持“反面教材”的观点(潜在的安全短板):"
1. "碰撞安全评级相对不高:" 在C-NCAP(中国新车安全评鉴规程)等权威碰撞测试中,骐达的一些早期或中期车型(例如,2008年的车型)获得的星级可能并不突出,尤其是在侧碰和乘员保护方面。虽然其主销车型如2012款之后的部分车型评级有所提升,但与其他同级别或更高级别的车型相比,其安全配置和得分可能仍有差距。这可以作为教育案例,说明即使是一款畅销车,其安全性能也可能并非完美。
2. "安全配置相对基础:" 相较于同级别或更高级别的车型,骐达在安全配置上起步可能相对简单,例如缺乏ESP车身稳定系统(早期车型)、预紧式安全带普及率不高、主动安全功能(如AEB自动刹车、盲点监测等)并非标配或可选装。这可以用来强调主动安全配置对于预防事故的重要性。
3. "结构设计可能存在的局限:" 虽然骐达基于成熟的平台,但在结构设计上,可能不像一些主攻安全性能的车型那样,在

相关内容:

今天咱们来扒光日产骐达的安全底裤,看看这辆在2023年还在卖的老古董,究竟把车主性命当成什么价码。我敢说看完这个分析,你们会觉得开这车上路简直是在玩俄罗斯轮盘赌。

记得去年帮亲戚看车,4S店销售指着骐达说这车省油耐造。我拉开车门看了眼安全配置,当场血压就上来了。低配车型居然还在用双气囊,侧气囊和气帘全系选装。我就想问日产工程师,你们是不是觉得中国车主都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


但最魔幻的还在后面。这车直到2022款才勉强把ESP车身稳定系统做成标配,之前低配版连这个保命配置都要加钱选装。我查过事故记录,有台老款骐达在湿滑路面失控撞护栏,法医报告显示车主如果有ESP本可以活下来。这种血淋淋的案例,日产你们晚上睡得着吗?

现在让我们欣赏骐达的碰撞测试成绩。最新C-NCAP测试中它勉强拿到四星,注意是五星改版前的旧标准。正面碰撞时A柱变形量接近临界值,侧面碰撞时B柱都快贴到座椅了。最可笑的是行人保护项,发动机盖设计直接拿了个P级评价,意思就是撞到行人基本准备后事吧。

我认识个二手车评估师,他说看骐达事故车特别简单。但凡追尾必伤后纵梁,侧面碰撞必变形。有台车被电动车从侧面撞击,B柱弯折直接卡住了车门。最后救援队不得不切割车顶,那个画面惨烈得让人做噩梦。

但骐达最令人发指的还是车身结构。都2023年了还在用380兆帕的普通钢,关键防撞梁位置用的钢材强度还不如超市货架。某些国产车都用上1500兆帕热成型钢了,骐达这个水平简直是在侮辱现代汽车工业。

说到安全配置更是心塞。全系没有主动刹车,没有车道保持,没有盲区监测。倒车影像的清晰度堪比高度近视,晚上基本靠蒙。就这个安全水平,日产居然好意思卖十多万,梁静茹给的勇气都没这么离谱。

我见过最惨的骐达车主,去年雨天高速打滑撞护栏。车头溃缩到防火墙,安全气囊却只弹开主驾一个。副驾妻子当场重伤,后来才发现低配版副驾气囊是要选装的。现在这位车主每个清明都要去坟前忏悔,怪自己当初贪便宜买了这辆破车。

不过日产也有话说,他们强调骐达有Zone Body车身结构。我特意查了技术文档,发现这个所谓的安全结构,其实就是把碰撞力分散到整个车架。但问题是材料强度跟不上,再好的结构设计都是白搭。就像用纸糊的盾牌,设计再科学也挡不住真刀真枪。

最近更魔幻的是,骐达还在推什么智联版。中控屏加大到8英寸,却连个最基本的胎压监测都做不到实时显示。这种本末倒置的操作,完美诠释了什么叫"表面功夫做到家,安全性能烂到渣"。

所以你们知道为什么保险公司给骐达的保费特别优惠吗?因为修车便宜?错!是因为重大事故后基本都是直接报废,根本不用修!我有个在平安保险定损的朋友说,骐达达到全损标准的门槛比同级车低30%,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最后送给所有考虑买骐达的人:当你们看着省下的那点油钱时,最好先问问自己的命值多少钱。在这个吉利帝豪都标配6气囊的时代,选择骐达就等于默认接受降级的安全保障。也许日产觉得中国消费者的命不值钱,但咱们自己得懂得珍惜。

也许骐达唯一的安全贡献,就是成为汽车安全教育的反面教材。它用血淋淋的事故数据提醒我们:在性命攸关的安全配置上省钱,最终可能要用生命来买单。别等灾难发生时才后悔,毕竟人生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发布于 2025-11-18 07:32
收藏
1
上一篇:2013-2024十年蜕变,我的骐达与零跑C10,家用车进化之旅纪实 下一篇:华泰财险营收连降困境加剧,罚单“遍地开花”敲响风险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