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陷阱!万元考证成入职门槛,培训考证才能入职?真相揭秘
是的,您提到的这两种情况需要非常警惕:
1. "“培训考证才能入职”": 这本身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招聘要求,尤其是在技术、医疗、教育、特定服务行业等。公司确实需要员工具备相应的资质或通过培训达到岗位要求。"但是,关键在于:"
"培训是否必要且正规?" 培训内容是否与工作直接相关?培训方是否正规?培训费用由谁承担?(通常情况下,入职前的必要培训费用应由公司承担,除非职位本身就要求员工自费考取特定证书)。
"考证是否必须?" 是否有法律法规或行业标准强制要求必须持有某个证书才能上岗?如果是,这是合规的。如果不是,而公司以此作为唯一的入职门槛,则需要小心。
"证书的真实性和价值?" 这个证书是否是行业认可的有效证书?还是公司自己颁发的、没有市场价值的“内部证书”?
2. "“不可信入职先交万元考证”": "这种情况极有可能是骗局!" 诚信的招聘流程通常是:
"面试 -> 录用通知 -> 签订劳动合同 -> 办理入职 -> 公司根据需要安排或承担必要的岗前培训/考证费用。"
"先交钱再入职",尤其是大额费用(如万元),严重违反了劳动法规(如《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缴纳任何费用),并且
相关内容:
培训考证才能入职?不可信入职先交万元考证?这些"包过包就业"骗局正在收割求职者
"25天培训拿证,入职起薪过万","最后5个免试名额,错过再等一年"……当你在求职平台刷到这类广告时,千万警惕——这些看似诱人的"入职捷径",很可能是精心设计的骗局。近期多地曝出培训考证陷阱,从无人机飞手到特种作业人员,骗局形式层出不穷,求职者轻则损失数千元学费,重则陷入贷款纠纷。

高价培训藏猫腻,"包就业"原是文字游戏
大学生郭金的遭遇颇具代表性。为转行无人机飞手,他咨询的机构开出"9万元双机长执照包就业"的方案,声称考证后可直接入职当教员。深入了解才发现,所谓"包就业"只是推荐偏远地区的临时吊运工作,合同中还暗藏陷阱:若两年内考不到执照,学费不退;甚至连无薪实习都被算成"就业成功" 。
类似套路在特种行业培训中更猖獗。记者暗访发现,湖北某考场考务人员直接念答案,河北某驾校远程操控电脑替考生答题,2500元就能买到危险品运输驾驶员证。这些"交钱拿证"的操作,不仅让资格证沦为摆设,更给生产安全埋下重大隐患。
六大话术识别骗局,官方查询是关键
骗子的套路虽多,但只要记住这六句话,就能轻松识破:
1. "最后XX个报名名额":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从不设名额限制,导游证、消防证等均是如此;
2. "今年是最后一年不限专业":导游证等长期允许高中学历报考,不存在"专业限制"倒计时;
3. "可以走绿通拿证":国家级考试绝无特殊渠道,声称"有关系"的都是骗子;
4. "先培训后付款,工资里扣":实则是诱导办理分期贷款,一旦退学仍需还贷;
5. "证书全网可查":非官方平台查询无效,需通过中国人事考试网等政府渠道验证;
6. "包过包就业":合同常把"实习"当"就业",推荐的工作与承诺严重不符 。
三招避坑指南,守护你的钱包
面对五花八门的培训广告,求职者可通过三个步骤保护自己:
1. 查资质:优先选择有官方认证的机构,比如无人机培训需确认是否具备民航局资质,避免"挂靠资质"的黑机构 ;
2. 辨证书:消防证、职业资格证等,必须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全国联网查询"系统可查,查不到的都是假证;
3. 看监管:人社部明确规定,严禁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外开展认定,发现"售卖证书""虚假培训"可直接举报 。
职业资格证书本是能力的证明,却被不法机构变成牟利工具。记住:真正有含金量的证书,从来没有"捷径"可走。遇到要求先交高额培训费的入职要求,多留一个心眼,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才能避免落入骗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