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舟山石化创新突破,高氮油转化技术提升40%,效率革新引领行业新篇章!
这是一个关于中海油舟山石化利用技术创新攻克高氮油转化难题并实现提效的新闻标题或摘要,强调了40%的效率提升:
"提效40%!中海油舟山石化攻克高氮油转化难题"
"(可选副标题:技术创新实现关键突破,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核心内容要点:"
1. "主体:" 中海油舟山石化
2. "成就:" 攻克高氮油转化难题
3. "关键指标:" 提效40%
4. "意义:" 技术创新,解决行业痛点,助力绿色低碳
"解读:"
"高氮油转化难题:" 高氮原油或重油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氮化合物,这些物质会腐蚀设备、产生污染物(如NOx),并降低产品质量。如何高效、低成本地将其转化为有用组分是炼化行业的重大挑战。
"攻克难题:" 意味着中海油舟山石化通过研发或应用了新的技术、工艺或方法,成功解决了这一技术瓶颈。
"提效40%:" 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提升,表明该技术或改进措施在效率上取得了巨大突破,可能体现在处理能力提升、能耗降低、污染物减少或产品收率提高等多个方面。
"中海油舟山石化:" 作为重要的炼化基地,其在技术攻关
相关内容:
来源:【竞舟】
经过5年时间的运用应证,中海石油舟山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舟山石化”)与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天化院”),共同研制的环烷基高氮馏分油烃类定向转化增产化工原料技术达到预计效果,为我国炼化行业加工劣质重油探索出一条全新的技术路径。
视频加载中...
中海油舟山石化年产170万吨焦化馏分油加氢改质装置是企业生产重石脑油、国六柴油等产品的核心装置。过去,受技术落后影响,装置催化剂脱氮效率较低、反应温度长期居高不下、设备能耗高。2018年,企业和天化院共同组成的技术团队踏上了长达5年的艰苦攻关之旅。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定向加氢转化技术。
这项技术在材料应用和工艺设计上实现了多项突破:创新性地采用大孔氧化铝载体、介孔Y分子筛等新型材料,配合齿球载体自动成型工艺,大幅提升了催化剂的脱氮效率,相比之前提高了40%。此外,团队还首创“温度梯级控制”方法,通过精准调控反应温度,实现烃类分子的精准转化,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技术的难题。
“我们原先加工海洋原油,是生产不了国Ⅵ柴油的。应用这个催化剂以后,我们现在完全可以生产国Ⅵ柴油。”公司生产三部工艺主管工程师韩成建,手拿蓝色小颗粒告诉记者,“这就是这款新催化剂的原貌。现在盐城石化、宁波科元等炼化企业都在用这款催化剂,我相信它未来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该技术实现工业化应用以来,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重石脑油收率提升了4.7个百分点。在反应压力降低20%的情况下,产品的氮含量等关键指标超越国际同类技术,装置运行周期延长30%以上,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该技术的环保效益同样突出,产出的国VI标准清洁柴油,助力我国油品质量升级。
目前,这项技术已申请12项发明专利。中海油舟山石化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动该技术的标准化输出,帮助更多炼厂打破技术瓶颈,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为我国炼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记者:刘凯
通讯员:王明珉
编辑:沈迅而
责任编辑:钱汶华
本文来自【竞舟】,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