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雅马哈建设之路,现阶段谈分手还为时尚早

我们来解析一下雅马哈建设(Yamaha Construction)目前的情况,并探讨为什么现在讨论“分手”(这里我理解为业务剥离或战略调整)可能还为时过早。
"雅马哈建设目前的状况分析:"
1. "集团定位与重要性:" 雅马哈(Yamaha)是著名的乐器和音响制造商,但其业务范围远不止于此。其业务分为乐器音响事业、生活音乐事业、环境事业、音乐创造事业等。建设机械属于"环境事业"(Environmental Business)的一部分。 建设机械在日本市场是雅马哈环境事业的核心业务之一,也是其重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虽然其规模和影响力可能不及雅马哈的乐器业务,但在集团内部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
2. "市场表现与挑战:" "日本市场:" 日本是建设机械的成熟市场,近年来受到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土地资源紧张、基础设施投资相对稳定等因素影响,整体市场规模可能趋于饱和或增长放缓。同时,日元升值也可能对出口业务造成压力。 "海外市场:" 雅马哈建设机械在海外市场(尤其是亚洲发展中国家、东南亚、拉美等地)有较强的竞争力,是重要的出口基地。但海外市场也面临地缘政治风险、贸易保护主义、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 "技术优势:"

相关内容:

近日,摩托车圈内发表了《合作30年后 雅马哈和建设准备分手》,文中提到,雅马哈与建设正在进行分手谈判。雅马哈希望收购建设集团在合资公司的股份,从而实现对建设雅马哈的完全掌控。目前双方正在谈判僵持中。

纵观雅马哈与建设合作的30年,再对比如今建设雅马哈在国内的销量与市场地位,不禁让人唏嘘不已。然而,笔者综合多方面猜测,雅马哈要与建设分手,独自造摩托车,绝非简单的买买买。

产销分治股权复杂收购并非钱说了算

目前国内各家合资品牌中,唯独雅马哈的合作关系最为复杂。

首先,负责销售的上海雅马哈建设摩托车销售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400万美元,日本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认缴额为230万美金,重庆建设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认缴额为170万美金,双方的持股比例分别为57%和43%。

目前,重庆建设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工商信息已经被注销,其股东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负责生产雅马哈的重庆建设·雅马哈摩托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6500万美金,日本国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与重庆建设机电有限责任公司的持股均为50%。雅马哈要与建设分手,独资造摩托车,要同时完成销售公司与生产公司的股份收购。

从资本层面上看,这笔收购费用就将超过2亿元人民币。而这仅仅是注册资本的评估。销售公司股份的收购难度最低,毕竟雅马哈对销售公司已处于相对控制的状态。但要完成对生产公司的收购,难度极高,甚至不是收购价格的问题。

建设雅马哈工厂属于兵装体系,国有资产被外资收购,目前看来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政治风险的话题,特别是重生产资料的国有资产。各方面关系处理妥当了,没事还好,有事就是国有资产流失。

估计兵装没有领导人会愿意冒这个风险。因此,报高价格,让雅马哈知难而退,也是一种稳妥的方式?笔者也有听闻,兵装集团有计划陆续退出民用摩托车的生产领域。

就连建设品牌,都计划引入第三方的投资方,如重庆利爵,如员工持股。目前不少品牌都处于停工状态。

有人说,对于这些品牌,停工反而比开工成本高。有时候,我宁愿不做,我也不愿意卖给你。这是立场问题。

市场已是大红海重新开始不靠谱

按照最新政策,雅马哈是有资格在国内独自设立工厂的。2017年7月28日起正式实施的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摩托车整车制造就不属于限制外商投资的产业。

但如果不收购建设相关资产,一切从零开始,找地建厂房、买设备、建生产线,按照70万的产能,小排量踏板车为主的生产水平,仅准入项目投资就2亿元,还不包括土地和房产。

有摩托车行业人士认为,这笔投入预计在5亿到10亿元之间。况且,这么短时间内,去哪里找地?纵观雅马哈全球市场,我们不难发现,在越发达的市场,其市场占比也相对更高。

远如欧洲市场、近如台湾(最新数据,台湾山叶雅马哈的占比与光阳已非常接近)、香港。但在国内以通路车为主的市场中,雅马哈这样清新脱俗,甚至高科技到有点高冷的品牌,其实是不占优势的。

笔者甚至听闻,雅马哈内部有人对中国市场不太有信心。或许他们认为,这里的人,不大懂欣赏雅马哈。每一家外资品牌,都有一颗独立的心,但对于雅马哈而言,在这时选择独立,然后投入一大笔费用去建工厂、招工人、组织生产,去开拓一个暂时没有太大希望的市场,相信雅马哈高层会谨慎抉择的。如果他们真这么干了。

那一定是看中长远的未来,而且应该是电动两轮车,而不是燃油两轮车。认为雅马哈独资后就会引进大排量,更纯正的雅马哈,这更像是车友们的一厢情愿。

单枪匹马搞不定中方力量难忽视

此外,目前的中国摩托车市场,在禁摩政策的影响下,已经是高度的红海市场。雅马哈以全日班的阵容来完成生产、销售的全部环节,在中国市场就一定占有优势?这也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合资企业中,中方人员一直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他们更懂中国人,更懂市场,反应更快,更愿意加班。

雅马哈与建设的目前的交涉,或许并非是分手,而更像是企业话语权的争夺。兵装看淡民用摩托市场,想淡出,雅马哈想改变目前的市场现状,需要在生产环节掌握更多主动权,争取更多的股份。

这样的改变,是最折中,也应该是最符合双方利益的改变。

发布于 2025-09-26 00:30
收藏
1
上一篇:解析雅马哈,中国市场份额与销售数据全面分析 下一篇:男子租车开滴滴,还车时惊呼费用远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