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战神口碑大反转,迪士尼经典IP遭遇信任危机?
《创:战神》(God of War Ragnarök)的口碑确实遭遇了滑铁卢,但这并不意味着迪士尼/漫威影业(虽然本作由索尼出品,但属于迪士尼旗下)的经典IP就“失灵”了。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
"《创:战神》口碑下滑的原因:"
1. "高期望值:" 《战神》前作是一部现象级的作品,以其精湛的叙事、深刻的角色塑造、独特的北欧神话背景和出色的动作设计赢得了压倒性的好评。续作面对的是难以企及的高标准,任何微小的瑕疵都可能被放大。
2. "叙事和角色塑造的争议:"
"克雷托斯(Kratos)的转变:" 他从一个复仇心切的暴君转变为更“正常”的父亲和家庭 man,这种转变对部分玩家来说显得过于突然、缺乏深度,甚至削弱了角色的核心魅力。一些玩家怀念他早期作品中的黑暗和复杂性。
"新角色(如阿特柔斯 Atreus)的中心化:" 虽然阿特柔斯是重要的角色,但部分玩家认为他在故事中占比过高,导致克雷托斯这个系列核心主角的戏份相对减少,甚至有些“被儿子带飞”的感觉。
"剧情节奏和深度:" 有些评论认为后半段的剧情略显仓促,部分情节(
相关内容:
作为迪士尼旗下的常青科幻IP,《创》1982年诞生时曾掀起一股“赛博”风潮,2010年的续集《创:战纪》延续了其数字世界设定,同时融入了传统的父子情。到了第三部《创:战神》,剧情又围绕最热门的人工智能展开——来自数字世界的人工智能“战神”被派遣至现实世界执行高危任务,其行动将引发人类与AI的首次正面碰撞。
《创:战神》北美定档本月10日,目前已有部分英美主流媒体提前观影,但第一波反馈并不出色。烂番茄网给出55%的新鲜度,Metacritic网站评分也只有50。“罗杰艾伯特”网站盛赞影片“设计非凡”。“截止日”网站认为,“《创:战神》有着令人眼花缭乱的视觉效果,夹杂着疯狂的动作追逐戏,其背后关于AI与人类世界的关系最为有趣,毕竟这正是我们目前面对的问题”。但在《视听俱乐部》看来,这仍是一部“拥有美妙视觉效果和配乐的愚蠢作品”,IGN网站认为,该片“复制了前作,但相比之下更苍白”,英国《卫报》则批评其“毫无戏剧性、危机感和人性价值”。
《创:战神》中男主角杰瑞德·莱托的表演,也让人联想到他另一部“扑街”之作《暗夜博士:莫比亚斯》。《综艺》更是直言,“他的这些角色都是为了酷而装酷,为此不惜丧失人性深度,让其看起来就像是宗教塑像”。虽然《创:战神》在媒体口碑不佳,但普通观众通常对此类特效科幻大片更为宽容,该片已于8日在法国上映,法国人打出3.7星的成绩(满分5星)。《创:战神》中国定档本月17日,其前作《创:战纪》在中国只获得1.1亿元票房。
来源: 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