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战神口碑滑铁卢,迪士尼经典IP遭遇信任危机?
《创:战神》(God of War)系列,尤其是前三代,以其黑暗、成人化的主题、深刻的人物塑造和精湛的战斗系统,赢得了评论界和玩家的一致好评,是索尼 PlayStation 平台上的金字招牌。然而,最新作《创:战神4》(God of War Ragnarök)的口碑似乎出现了显著下滑,甚至可以说是“翻车”。
将这种口碑下滑归咎于“迪士尼经典IP失灵”可能过于简化,但确实揭示了一个核心问题:"当试图将一个成功的、具有独特文化根源和身份认同的IP进行大规模改编或转型时,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失去原有的魅力,引发粉丝和评论界的失望。"
以下是几个导致《创:战神4》口碑遇冷的关键因素,以及为什么将其简单归因于“迪士尼”可能不完全准确:
1. "核心粉丝的期望落空:"
《创:战神》系列的核心魅力在于其北欧神话背景下的黑暗、哥特式氛围,以及 Kratos 作为孤独、愤怒英雄的成长故事。许多核心粉丝期望《创:战神4》能在前三代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这种风格。
游戏最终采用了更具史诗感、色彩更明亮、带有奇幻和冒险元素的迪士尼动画电影风格。这种彻底的视觉和风格转变,虽然为游戏增添了新的维度,但也让习惯了原版黑暗调性的老玩家感到陌生甚至失望,
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吕克】《好莱坞报道者》7日称,科幻经典IP《创》系列最新一部《创:战神》上映在即,然而英美媒体提前观影后给出的口碑并不理想,这部主打人工智能的新作虽然有着绚丽的光影特效,但苍白的剧情和角色塑造可能拖累其票房走势。
作为迪士尼旗下的常青科幻IP,《创》1982年诞生时曾掀起一股“赛博”风潮,2010年的续集《创:战纪》延续了其数字世界设定,同时融入了传统的父子情。到了第三部《创:战神》,剧情又围绕最热门的人工智能展开——来自数字世界的人工智能“战神”被派遣至现实世界执行高危任务,其行动将引发人类与AI的首次正面碰撞。
《创:战神》北美定档本月10日,目前已有部分英美主流媒体提前观影,但第一波反馈并不出色。烂番茄网给出55%的新鲜度,Metacritic网站评分也只有50。“罗杰艾伯特”网站盛赞影片“设计非凡”。“截止日”网站认为,“《创:战神》有着令人眼花缭乱的视觉效果,夹杂着疯狂的动作追逐戏,其背后关于AI与人类世界的关系最为有趣,毕竟这正是我们目前面对的问题”。但在《视听俱乐部》看来,这仍是一部“拥有美妙视觉效果和配乐的愚蠢作品”,IGN网站认为,该片“复制了前作,但相比之下更苍白”,英国《卫报》则批评其“毫无戏剧性、危机感和人性价值”。
《创:战神》中男主角杰瑞德·莱托的表演,也让人联想到他另一部“扑街”之作《暗夜博士:莫比亚斯》。《综艺》更是直言,“他的这些角色都是为了酷而装酷,为此不惜丧失人性深度,让其看起来就像是宗教塑像”。虽然《创:战神》在媒体口碑不佳,但普通观众通常对此类特效科幻大片更为宽容,该片已于8日在法国上映,法国人打出3.7星的成绩(满分5星)。《创:战神》中国定档本月17日,其前作《创:战纪》在中国只获得1.1亿元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