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3000公里,深蓝L07获90高分,实用至上,品质之选
开了3000公里给深蓝L07打90分,这确实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考虑到3000公里对于一辆新车来说还处于比较初期的磨合阶段,这个分数说明你对它的整体表现非常满意。
将L07称为“务实的车”也很贴切,这通常意味着它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
1.  "实用性高:" 可能意味着空间够用、储物空间设计合理、乘坐舒适、功能满足日常需求等。
2.  "性价比好:" 在同价位或类似定位的车型中,L07可能在配置、性能、续航等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平衡,让人觉得物有所值。
3.  "设计简洁合理:" 外观和内饰可能没有过于花哨的设计,但布局清晰、做工可靠,符合主流审美和易用性要求。
4.  "行驶质感稳定:" 路感过滤、底盘调校、行驶稳定性等方面表现均衡,没有明显短板,适合日常通勤和长途旅行。
5.  "智能化体验:" 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可能功能齐全,操作流畅,能够提升用车便利性和安全性。
"基于“务实”和90分的高评价,可以推测你可能在以下方面对深蓝L07印象深刻:"
   "空间表现:" 后排空间宽敞,或者后备箱容积满足了你大部分需求。
   "乘坐舒适:" 车内隔音做得不错,
相关内容:
我是个常年跑业务的,每天在路上跑的时间比坐办公室还多,去年就琢磨着换辆新能源车 —— 之前那辆燃油车,每个月油费就得一千多,长期下来真是肉疼。今年 8 月 13 号 2026 款深蓝 L07 一上市,我就被 “全系标配华为乾崑辅助驾驶” 这个点吸引了,赶紧去 4S 店看车,纠结了三天,最终提了 550Ultra 版。现在开了快 3000 公里,市区通勤、周末短途自驾都体验过了,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聊聊这车的真实表现,有惊喜也有小遗憾,给想买车的朋友当个参考。

当初选车的时候,我预算卡在 13-16 万之间,核心需求特别明确:市区用电能省钱、偶尔跑长途不焦虑、智能配置别太落后。最开始看了一款热门插混车,结果低配版连基础辅助驾驶都没有,想选高阶功能还得额外加两万,瞬间就没了兴趣。
刚好刷到 2026 款深蓝 L07 上市的消息,全系都标配华为乾崑辅助驾驶 ADS SE 版,这一点直接戳中了我 —— 跑高速的时候能省不少心。再看配置表,100% 的三电和智能化核心零部件都换新了,还有 80 多项核心升级,销售说就连原力超集电驱都迭代到 2.0 版本了,效率比老款提升不少。

到店试驾的时候,感受更直观:无边框车门一打开,就透着股潮流劲儿;坐进车里,2900mm 的轴距让我这 1 米 8 的个子在后排也能跷二郎腿,比同级别某款车多出一拳多的空间。试驾员演示辅助驾驶时,高速上拨杆换道、跟车减速都特别顺畅,市区过红绿灯还能自动控车,当场我就心动了。

最后选了 240Ultra 增程版,落地不到 16 万,比预期还省了点。当时也纠结过纯电版 660km 的续航,但考虑到偶尔要回老家,增程版还是更踏实,这也是我放弃纯电车型的关键原因。
新款 L07 最主打 “左手超级增程、右手华为智能”,开了一个月,这两项技术确实没让人失望,但也不是完美无缺。
先说说最关乎钱袋子的增程系统。这套系统由新蓝鲸增程发动机和原力超集电驱 2.0 组成,销售说发动机热效率能到 44.39%,1 升油能发 3.7 度电,当时我还半信半疑,实际用下来,数据还真有支撑。

我家小区装了充电桩,谷电每度 0.31 元,晚上十点后充电,充满也就花 18 块左右。平时市区通勤每天大概 80 公里,满电状态下能跑两天半,算下来日均电费才 6 块多,对比之前燃油车每天 40 多的油费,简直是 “反向省钱”。上周特意测了次市区续航,开着 24℃空调,动能回收调中等,实际跑了 223km 才切换到增程模式,和官方 240km 的 CLTC 纯电续航差得不太多,达成率能到 90% 以上。
不过高速续航确实会打折扣。月初跑了趟广州到湛江的长途,满油满电出发,高速上保持 120km/h 巡航,保电设到 50%,最终跑了 680 公里才加油,油耗 6.7L/100km,比官方标的馈电 3.48L/100km 高不少。后来琢磨明白了,市区里增程器不用频繁启动,油耗自然低;高速上增程器一直工作,加上风阻大,能耗肯定会上升。但即便这样,680 公里的续航也比很多纯电车踏实,服务区加个油 5 分钟就能继续走,不用像朋友开纯电那样,排半小时队充电。

值得夸的是原力超集电驱的动力表现。这套电驱最大功率 200kW,零百加速 6.2 秒,平时超车踩油门,动力来得很线性,不会有顿挫感。而且不管是满电还是馈电状态,动力输出差别不大,不像有些老款增程车,没电了就 “软脚”。上周在高速上超货车,深踩油门车身很稳,超车过程干净利落,这要是换我之前的老车,得提前半天加速。
再说说全系标配的华为乾崑辅助驾驶,这绝对是新款 L07 的 “加分项”。之前开朋友的车,辅助驾驶经常 “画龙”,还得时刻盯着,但 L07 这套系统确实让人省心不少。
高速场景下表现最惊艳。官方说高速领航辅助覆盖率 99.2%,我跑过广深、沈海等几条高速,确实基本都能激活。激活后车辆能自动保持在车道中间,遇到弯道会提前减速,跟车距离可以调五档,我一般设第三档,既不会太近有压迫感,也不会被加塞太频繁。最实用的是拨杆换道功能,打转向灯后,系统会自动观察后视镜盲区,确认安全就会平稳换道,不用我手动掰方向盘,跑长途时胳膊都轻松不少。

市区辅助驾驶也够用。在主城区拥堵路段,跟车功能能自动跟上前车加速减速,不用频繁踩油门刹车,早高峰通勤脚都不酸了。遇到红绿灯时,系统能识别信号灯,前车走了它会自动起步,不过要是信号灯被大车挡住,偶尔会反应慢半拍,这时候还是得自己留意。
泊车辅助对新手太友好了。我家小区车位特别窄,以前停个车得倒三五把,现在开启遥控泊车,站在车外按手机就能让车自己停进去,成功率大概有 90%。不过遇到那种划线不清晰的老车位,系统偶尔会识别失败,还得手动来。总体来说,这套辅助驾驶覆盖了日常 90% 以上的场景,虽然不能完全放手,但确实减轻了驾驶负担。

除了两大核心技术,新款 L07 还主打 “智享科技座舱、智享品质驾乘、智享科技美学” 三大升级,这些都是日常用车能直接感受到的,好坏得掰开了说。
坐进车里,最显眼的就是 15.6 英寸的中控大屏,能旋转,竖屏看导航、横屏刷视频都方便。车机用的是华为的智能座舱系统,操作起来跟手机似的,滑动流畅,基本没有卡顿。我试了下语音控制,说 “打开空调 24℃”“导航到珠江新城”,响应速度都在 1 秒以内,还能识别主副驾的声音,副驾说 “打开窗户”,只会降副驾车窗,这点很贴心。

AR-HUD 是我最喜欢的配置之一,导航路线直接投在前挡风玻璃上,不用低头看仪表盘,开车时视线能一直盯着前方,安全性提高不少。尤其是晚上,投影特别清晰,不会刺眼。还有索尼音响,虽然我对音质不算发烧,但放流行歌时低音效果不错,比我之前老车的喇叭强太多。

不过座舱也有小遗憾。一是屏幕反光问题,正午阳光强的时候,中控屏会有点反光,得调角度才能看清;二是车机应用不算特别多,虽然有常用的导航、音乐软件,但一些小众 APP 搜不到,希望后续能通过 OTA 升级补上。
空间绝对是 L07 的强项。4875mm 的车长、1890mm 的车宽,再加上 2900mm 的轴距,后排空间特别宽敞。我调整好驾驶座后,后排腿部还有两拳半的距离,中间地台是平的,坐三个人也不挤。上周带爸妈和孩子出去玩,后排坐两个大人一个小孩,孩子在中间还能来回动,要是换我之前的两厢车,早挤得难受了。


后备箱常规容积 500L,我试过放一个折叠婴儿床、两辆儿童自行车,再塞几个背包,居然都装下了。要是放倒后排座椅,甚至能放下长一点的露营装备,这点对家庭用户很友好。

底盘和悬挂方面,新款 L07 调校偏运动。平时在市区走平整路面,车身很稳,过减速带时,悬挂处理得比较干脆,但要是遇到坑洼路面,后排能明显感觉到颠簸。我爸妈就说过,比邻居家的车颠一点。后来问了 4S 店,说是后置后驱的布局加上电池位置的影响,悬架行程比较短,建议把胎压降到 2.5bar 试试,调整后确实好了一些,但还是不如主打舒适的车型。不过对我这种喜欢开快车的人来说,偏硬的底盘反而让车身更稳,过弯时侧倾很小,各有各的喜好吧。

隔音效果中规中矩。市区低速行驶时,胎噪、风噪都不大,车里很安静;但速度超过 100km/h 后,风噪会明显一些,主要从无边框车门那里传进来,不过音量还在能接受的范围,放着音乐基本就能盖住。
外观设计绝对是 L07 的 “加分项”,尤其受年轻人喜欢。无边框车门一打开,回头率特别高,每次停车都有人问我这车多少钱。前脸的贯穿式 LED 灯,晚上点亮后特别亮,辨识度很高。车身线条很流畅,溜背造型不仅好看,还能降低风阻,对续航也有帮助。

我选的是星际灰配色,耐脏又显质感,洗车频率比之前的白色车低多了。新款还优化了轮毂设计,19 寸的轮毂搭配扁平胎,看起来特别运动,不过扁平胎过坑洼路面得小心,不然容易鼓包,我已经蹭过两次路牙子,还好没出问题。
内饰是简约风格,用料很实在,中控台和门板上都用了软质包裹,摸起来很舒服。新款还增加了氛围灯,有 64 种颜色可以选,晚上开车时打开,氛围感拉满。不过内饰颜色只有黑、灰两种可选,要是能多几个亮色选项就好了,毕竟年轻人还是喜欢更个性的搭配。

除了核心配置,续航充电、保养成本这些 “柴米油盐” 的问题,才是大家最关心的,我也整理了详细的数据和体验。
新款 L07 全系标配 3C 超充,这一点必须夸。上周在高速服务区试过快充,当时电量剩 32%,充了 15 分钟就到 81%,刚好补充了 105km 的续航,和官方说的 “充电 10 分钟补能 100km” 基本一致。要是赶时间,充 10 分钟就能应付短途路程,补能效率比很多同价位车型高。

家里的慢充桩充得慢一些,从 0 到 100% 大概要 7 个小时,不过我都是晚上睡前插电,早上起来刚好充满,也不耽误用车。增程版加油也很方便,油箱容积 45L,加满一箱油大概 300 块,能跑 600-700 公里,算下来每公里油费不到 5 毛钱,还是很划算的。
这一个月跑了 3000 公里,其中 2400 公里用电,600 公里用油,算下来总费用才 380 多块:电费方面,2400 公里大概耗了 288 度电,每度 0.31 元,总共 89 块多;油费方面,600 公里油耗 6.7L/100km,油价 7.5 元 / L,总共 298 块多。平均每公里 0.13 元,比之前燃油车每公里 0.6 元省太多了。
保养方面,4S 店说首保 5000 公里免费,之后每 1 万公里保养一次,增程版基础保养费用大概 500 块左右,主要换机油和滤芯。对比我之前的燃油车每次 800 多的保养费,又省了一笔。而且电池有终身质保,只要不是人为损坏,后期都不用操心更换成本,这点让人很放心。

安全方面,新款 L07 做得很全面。电池用了金钟罩设计,销售说能有效避免热失控风险,虽然我没遇到过极端情况,但心里还是踏实不少。主动安全配置也很丰富,有 AEB 自动紧急制动、LDW 车道偏离预警、RCTA 倒车侧预警等。上周在市区开车,前面的车突然急刹,我的车没等我反应就自动刹停了,刚好没撞上,现在想起来还后怕,这功能确实能救命。
还有个很实用的功能,要是遇到旋变故障,车辆还能以 92km/h 的速度开到安全区域,这种极端工况下的冗余设计,能提高不少安全性,尤其是在高速上遇到问题时,不会突然失去动力。
开了一个月,2026 款深蓝 L07 的优缺点都很明显,给不同需求的朋友分分类,帮大家避坑。

如果是市区通勤大户,每天通勤距离在 100 公里以内,纯电续航完全能覆盖,每月电费也就一百多块,一年能省一万多油费,性价比高;要是智能配置党,15 万左右的预算,能买到全系标配华为高阶辅助驾驶的车型,还有 AR-HUD、索尼音响这些配置,同价位很难找到对手;偶尔长途的家庭用户也适合,空间够大,后备箱能装,带家人出去玩很方便,比纯电车少了续航焦虑。
不过也有小遗憾要接受:高速能耗偏高,虽然综合续航够用,但高速馈电油耗能到 6.7L/100km,比官方数据高不少,对高速续航要求特别高的朋友得慎重;底盘偏硬,过坑洼路面时颠簸明显,后排舒适性一般,要是经常载老人孩子,最好先试驾感受一下;车机应用较少,常用软件都有,但小众 APP 缺失,希望后续 OTA 能升级补充。

有些人群则要慎选:追求极致舒适的用户,要是特别在意底盘滤震,喜欢 “魔毯级” 的乘坐体验,L07 偏运动的调校可能不适合;纯高速通勤者,如果每天都跑高速,增程版的能耗优势不明显,不如考虑更省油的燃油车或续航更长的纯电车;对车机生态要求高的用户,要是习惯用特定的车机 APP,得先确认 L07 的车机是否支持,避免买完后悔。
总的来说,2026 款深蓝 L07 是一辆很懂年轻人需求的车:13.59-15.59 万的价格很亲民,全系标配的华为辅助驾驶和超级增程系统解决了智能化和续航焦虑两大痛点,空间、配置也都在线,确实是 15 万级新能源车中很有竞争力的选择。
它不是一辆完美的车,底盘偏硬、高速能耗偏高这些问题真实存在,但对于预算有限、看重市区经济性和智能化的用户来说,这些小遗憾完全可以接受。就像我开头说的,新能源车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适合不适合。

如果你的需求和我类似,主要在市区通勤,偶尔跑长途,追求高配置和低用车成本,那 2026 款深蓝 L07 绝对值得去试驾一下。但要是你追求面面俱到,对舒适性或高速能耗有较大要求,那最好多对比几款车型,毕竟买车是大事,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开了一个月,我最满意的还是它的 “务实”—— 没有花哨的功能,却把日常用车最需要的点都做到了位,这大概就是它能在同价位车型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