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亚智跑销量暴跌,30天仅售2402辆,曾红极一时如今为何无人问津?”
起亚智跑在30天内卖出2402辆的成绩,按理说不算惨淡,但相比于其历史表现、市场定位和竞品对比,确实存在“落差感”,让人觉得它似乎不够热销,甚至有“无人问津”的潜质。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分析:
1. "激烈的市场竞争:"
"紧凑型SUV市场饱和:" 智跑所处的紧凑型SUV市场是中国汽车市场最卷的细分市场之一,竞争者众多。
"强大对手环伺:" 像本田CR-V、丰田RAV4荣放、日产奇骏、吉利博越、长安CS75 PLUS、哈弗H6(虽然定位稍低,但影响力巨大)等都是实力强劲且常年热销的车型。这些对手在品牌力、产品力、口碑、终端优惠等方面都有优势,分流了大量潜在消费者。
"新势力与跨界竞争:" 比亚迪宋PLUS DM-i/e、特斯拉Model Y等插电混动或纯电动车型也凭借技术优势或品牌效应,抢占了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
2. "产品力与定位的模糊感:"
"缺乏独特卖点:" 相比于竞争对手,智跑的产品亮点不够突出。它既没有像CR-V那样均衡且深入人心的口碑,也没有像博越那样鲜明的中国式设计或技术标签
相关内容:
近几年韩系SUV车型,起亚智跑和现代IX35两款紧凑型SUV一直是经典的主打车型,当下现代IX35整体的表现比较稳定,位居紧凑型SUV市场中游的水平,而随着起亚智跑的换代和改款,车型的销量和热度也随之下降,起亚智跑这一次的换代更换了车标,采用了全新的外观内饰设计,同时价格水平进行了大幅度的提升,虽然整体的产品力有所增长,但是性价比有所下降,让车型的销量和认可度下滑的比较明显,尤其是性价比方面的表现,已经很难得到刚需家庭用车的认可度。
起亚智跑


起亚智跑刚刚换代之初,整体的热度和竞争力比较强,销量表现也比较突出,已经达到了紧凑型SUV的主流状态,并且保持的比较稳定,而当下全新一代的起亚智跑换代完成,入门车型价格水平上涨2万,这对于很多刚需家庭用车消费者来说,超出了选车预算,同时降低了车型自身的性价比。


这一次起亚智跑,整体的产品力提升比较明显,外观更加运动时尚,并且增加了一定的豪华感内饰,配置功能更加丰富,并且提升了一定的科技感,但是整体的价格水平提升的比较多,与整体的产品力和品牌力匹配度不是很强。


在15万级别消费者能够选择的紧凑型SUV非常多,无论是国产车型还是同级别的合资车型竞争都非常激烈,现代IX35虽然也进行了换代,但是价格水平上涨的并不多,并且有很大的下降幅度,整体的性价比依然非常突出,所以销量比较稳定,而起亚智跑价格水平比较坚挺,并且上涨的比较多。
总结:当下的起亚智跑,整体的表现下降幅度比较大,新款车型价格水平比较坚挺,老款车型价格水平下降的比较多,但是综合性价比中规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