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厢车这么好用,为何国人接受度低?我的观点解析
您提出的观点很有意思,确实,两厢车在很多国外市场(尤其是欧洲)非常流行,它们通常具有动感的设计、灵活的空间(后备箱和内部空间)、较高的燃油经济性以及相对较低的价格。然而,在中国市场,两厢车的接受度相对较低,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正如您所暗示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实用主义与家庭需求优先:"
"后排空间和实用性:" 中国家庭对于后排空间的需求普遍较高。虽然两厢车在绝对空间上可能不输于同级别的三厢轿车,但其内部空间布局和乘坐舒适性往往不如三厢轿车。特别是对于需要经常搭载多人(如全家出行)的用户来说,三厢轿车的“方正”空间和乘坐体验更受青睐。
"后备箱容积和便利性:" 虽然两厢车有“隐藏式”后备箱,看起来更动感,但在实际使用中,三厢轿车的后备箱开口更大、更规整,装载大件物品(如行李箱、婴儿车)时更为方便。此外,三厢轿车的后备箱通常更“深”,而两厢车可能更“宽”,装载方式上对某些用户来说不如三厢车顺手。
2. "审美偏好与文化观念:"
"“三厢”=“正式”、“稳重”、“有面子”:" 在中国汽车文化中,
相关内容:
两厢车在国外市场非常流行,我们熟知的大众高尔夫、大众POLO在欧洲都有着非常不错的市场表现。而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则较为特殊,表现最好的清一色都是三厢轿车,两厢车的销量表现就要逊色不少。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两极分化的市场表现呢?我认为这其中有多重的原因。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两厢车有什么优点
1、相较传统三厢车,两厢车的垂直高度比较高,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更为充裕。由于横平竖直的车顶线条,两厢车尾箱的可使用高度更高,搬运一些高的物品比较方便。

2、停车较为灵活,两厢车少了常规的后备箱,车身长度更短,停车的便利程度比较高。

3、少了尾箱后的两厢车,在过弯时的灵活程度更高。在激烈驾驶中,较轻的尾部往往能够呈现出甩尾的趋势,起到帮助过弯的作用。

其次:两厢车有的劣势有哪些?
1、两厢车的车身钢性会比三厢车差些。由于三厢车C柱的位置能够布置加强结构,所以三厢车具有先天性的结构优势。两厢车的尾部是一个空旷的空间,尾部的钢性就会比较差。以十代思域为例子,掀背版的为了达到与三厢车型相同的钢性,重量上增加了不少。

2、NVH相比三厢车处于劣势。由于两厢车后排座椅与后备箱相通,大多数的噪音来源于后备箱。就算是埃尔法这样的百万级MPV,也很难处理这种噪音。

3、两厢车的尾部吸能区看起来不如三厢车型长,纵梁的长度会比较短,所以两厢车的抗追尾能力往往不如三厢车。

4、后备箱的纵深处于劣势,日常使用的后备箱空间不如三厢车等车型。


三厢车是影响两厢车销量的主要原因:
1、文化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人们比较讲究有头有尾,这种思想的影响延续到了买车这件事情中。两厢车这种只有发动机舱、没有独立尾箱的结构可以说是阴差阳错地击中了中国消费者的痛点。

而且,世界上的顶级轿车绝大部分都是使用三厢的造型,无论是奔驰S级、宝马7系还是奥迪A8,都是清一色的三厢造型。三厢造型四平八稳,气质上更为庄重,高级轿车使用三厢造型也是理所当然。

2、三厢轿车的形式稳定性要更好。三厢车型的重量分配更为合理,稳定性上相比两厢车更有优势。相比两厢车型,三厢车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要来得更为合理,气流在高速流过车身时,能够提供巨大的下压力,从而提高稳定性;两厢车在高速状态下,会产生乱流,高速稳定性欠佳。这种细微的空气动力学差异,也会影响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有什么车型,既有三厢车的霸气外观,又有两厢车的灵活呢?那就是SUV。
1、SUV车型的高度会比较高,看起来比较有气势。SUV车身长度不会比两厢车长太多,灵活性有保障。SUV车型拥有较高的离地间隙,相比普通的两厢车有着更好的通过性,更加符合中国复杂的路况。

2、受到SUV热潮的冲击,不少厂家都为两厢车增加了SUV的元素,它们往往被伪装成SUV。领克02便是其中的代表车型,这款车型有着小钢炮的外观,但却配备了黑色的塑料包围,所以有不少的02车主通过改装避震来降低车身。


总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中国消费者不喜欢两厢车也是比较正常,完全可以理解。黑猫白猫,能够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无论是三厢车还是两厢车,开着舒心用着放心就是一款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