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保值率整体下滑揭秘,原因深度解读
我们来深入解读一下二手车保值率整体下降的原因。这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经济、市场和技术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核心原因解读:"
1. "汽车技术迭代加速,更新换代周期缩短:"
"电动化、智能化是主推手:" 电动汽车(EV)的普及取代了传统燃油车,而智能化(如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功能)的快速升级,使得消费者对“新”功能的需求更高。即使车辆车龄不长,缺乏这些技术特征也会显著影响其吸引力。
"软硬件快速升级:" 车辆的软件可以通过OTA(空中下载)不断更新,功能增强或优化,导致“过时”的速度加快。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最新技术的车辆,加速了旧车的淘汰。
2. "新能源汽车(NEV)的冲击:"
"购置成本差异:" 虽然政策补贴退坡,但新能源车,特别是中高端新能源车,其初始购置成本仍相对燃油车有优势(如免购置税、使用成本低)。
"使用成本优势:" 电费远低于油费,保养项目相对较少(无机油机滤更换等),且能享受部分城市限行、不限行等政策红利,这些因素都提升了新能源车的使用吸引力,间接加速了同级别燃油车的贬值。
3. "宏观经济
相关内容: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11月14日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
《2025年10月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
报告显示
使用3年的各级别汽车
保值率整体下降
是何种原因导致的?
一起来了解
政策利好与市场隐忧并存
置换补贴暂停拖累车源涨幅
10月2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提出,到2040年我国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达到80%以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国内汽车市场以用户需求为驱动核心,而清晰的技术路线规划不仅是产业转型的关键指南,更将通过产品迭代与流通效率提升,重塑二手车市场的价值评估体系与交易生态。

吴博峰/摄
此外,良好的汽车消费用车环境也是确保二手车保值率稳定的关键。参与此次二手车保值率报告调研的数据分析师李明表示,新车上牌程序简化全国推广,30多家汽车生产厂商实现新车“预查验”,交管12123 App用户超5.8亿,良好的消费用车环境为二手车市场稳定奠定基础。
二手车市场迎来利好消息
首当其冲的是车源量变化
10月,国内二手车线上车源数量达84.25万辆,环比增加近3万辆,呈持续上涨态势。不过,李明认为,市场火热的另一面也有隐忧。例如,多个地区出现置换补贴暂停情况,对年底二手车交易造成影响,导致二手车车源量尽管环比增长,但是涨幅明显回落。且年底出售车源将显著多于收车需求,市场供需关系面临调整。
小型车保值率相对突出
豪华车遇冷
《报告》显示
10月,小型车的保值率较高,以52.9%的保值率成绩位居各级别保值率榜单第三位,仅次于MPV和中大型SUV车型。但目前二手车市场中,小型车和紧凑型车保值率仍较低,分别为46.7%和47.2%。从10月数据看,保值率最高车型与最低车型的差值进一步收窄至10%以内,凸显市场整体疲软。

各级别保值率变化趋势图。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