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策橡胶辉煌历程,2025年三季度营收破330亿,净利润超35亿领跑行业
我们来梳理一下中策橡胶(Zhongce Rubber)的“前世今生”,特别是基于您提供的信息——2025年第三季度强劲的业绩表现。
"中策橡胶的“前世”(发展历程与基础)"
1. "成立与早期发展:" 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策橡胶”)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轮胎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多家国有企业,通过重组、整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和格局。
2. "“轮胎超市”模式:" 中策橡胶早期以其独特的“轮胎超市”连锁经营模式在市场上迅速崛起。这种模式通过直营和加盟相结合,将产品铺向终端,覆盖了广泛的销售网络,尤其在中国二三线城市及县乡市场拥有深厚的根基。
3. "业务多元化与国际化:" 除了国内市场,中策橡胶很早就开始布局国际市场,产品出口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其业务也逐步从零售向全产业链延伸,涉足轮胎制造、研发、销售等环节。
4. "行业地位奠定:" 经过多年的发展,凭借强大的渠道网络、规模化生产和品牌影响力,中策橡胶在中国轮胎市场,特别是中低端市场,确立了稳固的领先地位。
"中策橡胶的“今生”(近期发展与2025年Q3的突出表现)"
1. "行业龙头地位巩固:" 基于其深厚的市场基础和持续的运营效率
相关内容: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中策橡胶成立于1992年6月12日,于2025年6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浙江省杭州市。该公司是国内轮胎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全产业链优势,其“朝阳轮胎”品牌知名度高,产品畅销国内外。
中策橡胶主营业务为轮胎、橡胶制品的加工、制造,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 - 汽车零部件 - 轮胎轮毂,所属概念板块包括高派息、QFII持股、融资融券、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一,净利润行业第一
2025年三季度,中策橡胶营业收入达336.83亿元,在行业21家企业中排名第1。行业第一名中策橡胶336.83亿元,第二名赛轮轮胎275.87亿元,行业平均数为79.7亿元,中位数为40.29亿元。同期,公司净利润为35.13亿元,同样位居行业第1,行业第二名赛轮轮胎净利润为29.55亿元,行业平均数为5.79亿元,中位数为2.24亿元。
资产负债率高于同业平均,毛利率高于同业平均
偿债能力方面,2025年三季度中策橡胶资产负债率为52.73%,去年同期为60.93%,高于行业平均49.47%。从盈利能力看,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0.60%,高于行业平均16.40%。
董事长沈金荣薪酬851.18万元
中策橡胶控股股东为杭州中策海潮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仇建平、仇菲。董事长沈金荣,1958年10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专学历,正高级经济师。其履历丰富,从1980年至今在多个岗位任职,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24年薪酬为851.18万。
A股股东户数较上期减少46.47%
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策橡胶A股股东户数为3.83万,较上期减少46.47%;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2217.2,较上期增加86.82%。十大流通股东中,兴全趋势投资混合(LOF)(163402)位居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85.62万股,为新进股东。
中泰证券指出,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36.8亿元,同比+15.0%,归母净利润35.1亿元,同比+9.3%。25Q3业绩高增受益于原材料降价、关税转嫁及国内外销量持续增长。业务亮点如下:1. 全球产能释放,预计25Q3至26年,泰国、印尼、墨西哥等海外产能将密集放量,规划新增产能约500万条全钢子午胎和4300万条半钢子午胎,全部达产后在24年产能基础上分别提升23%和59%;2. 品牌力累积卓有成效,旗下朝阳等品牌销售渠道多、市场认可度高,全钢胎订单需求旺盛、议价能力强,半钢胎进入欧洲主流车厂配套体系并配套高端车型;3. 外因改善,后续成本端原材料价格降低以及美国市场关税成本转嫁,盈利能力有望提升,欧美贸易政策变化或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长动力。中泰证券预计公司25 - 27年收入依次为442/547/569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13%/24%/4%;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依次为43/55/60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14%/28%/9%,对应PE10.9X/8.5X/7.8X,维持“买入”评级。

图:中策橡胶营收及增速

图:中策橡胶净利润及增速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财汇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