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曝内幕,捷豹XFL定损7.7万,实际维修仅花费一两万,这家修理厂黑幕被揭开!

听起来确实是个让人非常不爽的情况!捷豹XFL作为一款高端车型,维修成本相对较高,但定损价(最初评估的总维修费用)和实际维修费用(最终实际发生的费用)出现如此大的差距(高达5万6),这确实超出了正常的范围,有很强的“黑心”修理厂嫌疑。
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但无论原因为何,修理厂的做法都欠妥,可能涉嫌欺诈或误导:
1. "恶意抬价/过度定损:" 这是最直接的嫌疑。修理厂可能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故意夸大损坏程度或提高零配件价格,给出一个虚高的定损单。 2. "不合理的配件定价:" 定损单上的配件价格可能远高于市场价或官方指导价,实际维修时则使用了价格合理的配件。 3. "包含不必要的项目:" 定损时可能包含了后续并未实际执行的维修项目,或者推荐了一些并非紧急需要但能增加收入的项目。 4. "信息不对称:" 修理厂可能利用车主对车辆维修知识的不了解,在定损时给出复杂的解释和高昂的报价,让车主难以判断。 5. "后续协商压价:" 在车主了解情况或进行比较后,修理厂可能进行协商,但压价幅度仍然不足以弥补定损时的不合理部分。
"面对这种情况,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
1

相关内容:

哈喽,大家好,检车家老司机又和大家见面了!汽修厂坑人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因为普通人的汽车只是往往很有限,大多数情况是修车的时候被坑了也不知道,再加上一般也就是坑点修理费,换点没有必要换的配件,很多人就算事后知道了也不会去怎么追究。那如果涉及到的金额较大,而且把你的车修得很差,你会怎么办呢?

今年5月份,成都一位大哥的捷豹XFL被别人撞了,去修理厂定损维修,开始说的是全部用原厂件,然而保险公司发现并没有使用原厂维修,随后大哥就去和修理厂沟通,表示必须使用原厂件才能修,不然就换地方。经过几个月的维修,大哥终于在前段时间到拿到了车,但他发现车子的360影像、电动尾门无法正常使用,感觉车辆没有修好,于是选择去其它修理厂检查。

结果大哥被告知他的这辆车漆面喷漆很差,而且换的配件也都不是原厂的,甚至有些地方根本就没换。大哥一听非常气愤,于是就把修理厂告上了法庭,同时,也找我们检车家这个第三方鉴定机构帮他做一个维修质量鉴定,出具一份鉴定报告,到时候打官司的时候用。

经过我们的查勘,发现这辆车的机盖有明显的喷漆修复痕迹,并且漆面存在较多脏点和橘皮纹,也就是说喷漆不够精细,修得太次了。

而且不只是机盖,这辆车的前保险杠、右前翼子板、右前门、后备箱盖以及后部保险杠都喷过漆,而且都存在脏点和橘皮纹,喷漆质量差!这好歹也是捷豹XFL,豪华中大型轿车,修复得这么敷衍不合适吧?

接着发现车辆的前保险杠、后保险杠安装存在偏差,后摄像头未固定妥当,看来当时维修完成后是没有仔细检查的。

车辆360影像标线歪曲,无法标定,证明维修人员没有进入系统调试,简单点说就是压根儿没修360影像。看到这,相信再不懂车的人都知道这辆车修复有多敷衍了吧?而且修得差还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有很多配件修理厂都没给人家换,有些换了的,也是换的二手拆车件!

首先,车子的大灯是换过的,有拼装痕迹,但现在咱们可以看到这个大灯的灯壳内部有灰,且生产日期为2016年11月,明显是换的二手拆车件。豪华品牌的大灯都是很贵的,原厂的起码都要上万,换一个二手拆车件估计也就一千多块钱,这个差价吃得狠啊!

还有这辆车的空调控制面板上有明显的打胶修复痕迹,表明面板曾经被拆下,因修理不当导致无法复原,所以采用打胶进行了临时性修复。

车子的水箱框架破损了也没有更换,甚至都没有修,连个胶都不愿意打。

右后翼子板仅进行了焊接修复而未按照机动车保险车辆损失情况确认书进行整体更换,这表明在维修过程中选择了更为经济的修复手段。

后备箱电动尾门也失效了,看来这个地方也是没有修的。那么整体看下来,这辆车就是修复得很敷衍,可以说是花了最小的精力和最少的成本来修这辆车,能不换的就不换,能不修的就不修,必须换的就给你换二手拆车件。

可以看到当时车辆的定损金额达到了7.7万,但是根据我们查勘到的信息来看,就算加上工时费,这辆车的实际维修费用,我个人估计撑死也就一两万,这一单,修理厂赚大发了!也难怪大哥会这么气愤,直接把修理厂起诉了,这谁受得了啊?

后期,大哥表示会拿着我们的鉴定报告先去找修理厂协商,结果要是让他不愿意,就坚持走司法程序。大家觉得这种情况应该让修理厂怎么赔偿呢?

发布于 2025-09-27 21:01
收藏
1
上一篇:百公里加速5秒震撼来袭!试驾C43 AMG,中级梦想车崩哭对手 下一篇:现代与传统激情碰撞,领克10 EM,创新设计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