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街头奇遇,墨西哥现一汽夏利N3,揭秘其“扬帆出海”的传奇之旅
我们来聊聊这款在中国家喻户晓,却在国外市场(尤其是拉美)掀起过一阵热潮,并最终黯然退场的汽车——一汽夏利N3。看到它在墨西哥街头出现,确实能感受到一种时光倒流和“出海”故事的缩影。
"汽夏N3:一个时代的印记"
1. "诞生背景:" 汽夏N3诞生于21世纪初,是中国汽车工业早期尝试“走出去”的重要产物。它并非一汽夏利(FAW-Volkswagen)与大众的合资车型,而是一汽集团(FAW Group)旗下夏利品牌,与当时与一汽有合作的韩国现代(Hyundai)共同研发的车型。可以说,它是现代在亚洲市场(如东南亚)畅销车型(如Atos)的本土化版本,并在中国生产,主要目标市场正是东南亚和拉美等新兴市场。
2. "设计特点:" N3的设计在当时看来比较前卫,采用了类似现代酷派(Tuskan)或Accent LHD版本的样式。外观上有些类似于丰田花冠或本田思域的早期版本,线条简洁。内饰也相对时尚,配置在同级别中(尤其在中国市场)有不错的竞争力。动力方面通常搭载1.3L或1.5L的发动机。
3. "“出海”故事:"
"目标市场:" 东南亚和拉美是N3的主要出口目的地
相关内容:
在距离中国1万4千公里的墨西哥,突然看到下图中的车您会是什么感受?
尽管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但还是想确定一下这是不是一台大发Charade?
但直到看到那熟悉的车头,所有不确定都消失这就是一台一汽夏利N3
这台“国民车”怎么会出现在墨西哥呢?这个故事,开始于一家名为萨利纳斯的墨西哥公司。萨利纳斯集团成立于1906年,最初是一家家具公司,到20世纪90年代,业务已多元化,涉足娱乐和零售领域。
21世纪初,墨西哥汽车年销量已达约100万辆萨利纳斯计划进军汽车市场,并发现,墨西哥缺乏简洁可靠的低价产品。在与众多汽车制造商谈判后,萨利纳斯集团最终选择了一汽集团。
计划是在米却肯州建厂,这样就可以规避墨西哥政府征收的高额进口关税。工厂属于装配厂,需投资1亿美元,每年产量需达到5万辆。
2007年,工厂落成,生产名单中包含多款产品这些产品都是基于大发Charade打造的,非常符合经济型轿车定位。
最廉价的车型便是夏利N3但在墨西哥,它叫FAW F1,有Hatchback两厢和Sedan三厢两种类型
另外一款主打车型是威志,在墨西哥叫F5
很快,小镇上出现了FAW专卖店
还有专门的修理厂做售后服务
而规模较大的车市,开始出现高规格的4S店
甚至还有闹市区的“体验店”,更小巧精致
在墨西哥,这些车型牢牢占据最廉价的市场板块。最低配的F1,售价仅6.99万比索,三厢轿车9.49万比索而此前最廉价车型是雪佛兰Spark Cargo售价要11万比索,相差近一半。
融资和保险由萨利纳斯集团的银行部门提供,而汽车则由萨利纳斯集团旗下的门店直销一切发展非常顺利:萨利纳斯集团得以实现多元化发展,在蓬勃发展的墨西哥汽车市场分一杯羹;而一汽集团则在中美洲获得了先机,得以向该地区的其他地区扩张。米却肯州也是大赢家,新工厂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新工厂的年产能达到10万辆,而计划中的工厂扩建计划将年产能翻一番。
可惜,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购车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低收入人群。
2009年9月,品牌不在了,数千名消费者无零件可买,这些“国民车”渐渐消失在墨西哥街头。
1